一、精细化运营的目标
产品是什么类型的APP?是否需要过多的运营?
比如说你的产品只是个工具,那恐怕谈不上过多的精细化运营,一般做好常规的用户行为分析、再配合用户定性研究,用于指导产品的设计即可;如果是内容型产品,或者功能和内容兼具的产品,那确实需要考虑。
设计统计框架
统计的目标要弄清楚,拿到数据之后用来做什么?指导功能改进,还是版面调整?再或者是作为用户对内容质量评判的指标?
假设用户在你的app上会频繁进行交互和使用功能,同时还会浏览或者产生内容,那么需要在产品设计的同时,把你的统计框架设计好。
二、简要的操作流程
数据采集
首先列出你需要的数据项,接着评估哪部分是需要APP上报的,哪部分是后台可以统计的,然后分别在前后台加上。一般来讲,APP上报采集的数据,在发布前一定要经过谨慎的校验和测试,因为一旦版本发布出去而数据采集出了问题,不仅之前的功夫都白做了,还会带来一大堆脏数据,同时还有可能降低客户端的运行效率,得不偿失。
数据整理
数据采集完之后,需要将各种原始数据加工成为产品经理需要的直观的可看数据,这里需要做一些基本的数据逻辑关联和展示,就不赘述了。
数据分析
按照一开始设计的统计框架,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了。
比如用户行为:哪些功能使用得被人均使用得最多,哪些按钮被频繁点击,哪些在显著位置却未达到预期使用效果的功能,等等。
比如内容分析:哪篇文章被查阅最多,哪些内容被评论或者赞得最多,等等。
当然以上只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分析,再深入一点的,例如你拿到这些数据,可以分析使用A功能的用户同时还喜欢B功能,二者关联性较强,是否可以在前端设计时更多的考虑整合,或者界面上的调整;比如分析点击流,大部分用户访问或使用APP的路径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把核心功能藏得太深了?再比如可以分析不同用户属性,比如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他们在用户行为上是否有明显差异?等等。
不同产品的数据分析方式和模型差距非常大,没法一下子就说清楚。所以以上更多的是举例。
三、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则
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被解读出来的数据一定是主观的,同样的数据由不同的人分析很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一定不能提前带着观点去分析(比如已经有了假设,再用数据去论证);
2.APP采集数据,一定是优先级比较低的事情,不能因为数据的采集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更不能采集用户的隐私数据(虽然国内很多APP并没有这么做);
数据不是万能的,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www.aiyingli.com
|
APP运营要注意些什么?
上一篇
移动互联网App推广的十大难题
相关文章推荐
-
马云看上的不止饿了么,可能还有书店
最近阿里的动作不少。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的消息愈演愈烈,目前只差官方宣布和交易细节。消息之轰动,反而把另一头“马云夜访武汉书店”的新闻给不小心盖掉了。马云前几日去武汉,“顺便”拜访了当地一家叫卓尔的书店。据36氪了解,马云此行是武汉卓尔集团主导的营销事....
-
2017年9月美国App Store广告投放排行榜
SensorTower广告情报平台AdIntelligence的数据为您揭露今年9月份期间,美国AppStore上三大主要广告网络平台Facebook,谷歌AdMob,及Instagram中,广告投放最活跃,声音份额最大的前30强广告主iOS应用有哪....
-
国际旅游机票智能搜索平台-iGolaAPP产品体验报告
纵观整个国际旅游机票搜索平台,iGola吸收了境外优秀同行的产品功能特点,在体验上针对中国消费者做了改进和优化,更加符合国内用户APP使用习惯。在技术上与全球最大GDS分销商Amadeus合作开发旅行智能搜索技术,双方还计划在机票价格趋势预测、飞行顺....
-
从百雀羚到陌陌,广告到底是软广好还是硬广好?
这段时间以来,广告圈的热点很多。先是网易云音乐“乐评专列”、新世相第二次“四小时逃离北上广”活动,以及百雀羚“民国风”广告接连刷频,再是“我看杜蕾斯的文案,但我用冈本”、“百雀羚3000万+阅读转化却不到0.00008”,以及“看不懂”的陌陌视频广告....
-
知乎VS头条!当用户被竞品挖墙角该怎么办?
当自己产品的用户被竞品或者其他产品挖墙角了,应该怎么办?本文将从5个维度给你些建议。 最近两天圈内就头条砸重金签约知乎300位大V事件闹的沸沸扬扬,知乎官方发申明表态继续努力让内容创作者过得更好,事件当事人[恶魔奶爸]也在昨天跳出来吐槽知乎了,整....
-
低成本营销方式你值得掌握的有哪些?
一提到到推广,大部分人就想到投放广告,就是砸钱投放报纸、电视、楼宇、影院、户外等类型的广告。那些拥抱了互联网思维的人呢,估计会想到SEM、视频贴片、微博微信软文、朋友圈广告等相对新潮的方式。花钱的渠道这么多,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选择的问题。于是,这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