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观快手是比较独特的,在快手中似乎看不到明显的运营痕迹,甚至说交给用户去运营,还是从产品中的几方面表现分析:“发现”中的推荐短视频作品,快手可以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两位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而“发现”的视频作品就是通过算法进行推荐,根据看过的内容推荐更多相关类似的内容。用户关系,快手中的短视频作品没有标签分组,用户创作出什么就是什么,用户可以关注别人同时也可能受到别人的关注,快手不会对高人气的用户做什么单独的动作,所有人的身份都只是快手用户。但是发现在大概16年9月份左右,快手推出了用户认证但没有发现任何申请认证入口,后文会再谈一谈笔者对此动作的猜测。管理规则,快手平台看似自由度非常高,但其实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把控平台内容。违法违背道德内容在平台中是绝对禁止的,笔者记得有段时间快手上打架炒作非常火。两个人在视频中互相谩骂挑衅,甚至还有“真实”的“打架”视频,对此快手当时做了两个动作:永久封号(无论被封用户拥有多少粉丝),关闭被@用户的跳转(未关闭前点击被@的用户可直接跳转到其个人主页,互相炒作的人借此功能更轻松地推波助澜,此功能至今仍关闭),此后没有出现过约架打架视频。可以看出快手对用户规则,是坚决抵制不良内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态度。快手着实有着一套独特的运营模式,既把平台交给用户,又对其进行无形的约束。快手的单日上传视频量在15年6月已达260万,以后的数字还会更庞大,除了自身的监管,从快手的官网还看到“自律委员会”这样一个模块。快手用户可申请成为委员会的一员,笔者觉得这个手段很巧妙,用户也可以监管用户,但官方就是不去过多地触碰用户。



所以直播抽成不失为一个最佳变现手段应该也是快手目前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50%的礼物收入分成还是很客观,但快手对此的态度还是比较克制,也许还是想进一步验证,再逐渐地放开。小结:本节从产品定位、运营模式、商业模式3个维度结合笔者的观察及一些客观资料对快手进行了一番剖析,可以说快手目标很远野心也很大,手段独特敢于尝试,但一直不失低调沉稳的风格。短视频赛道上的玩家除了像快手这样的原生产品,还有一些像陌陌、微博、今日头条拥有巨量用户基数的玩家也开始逐步发力短视频。那么笔者选取了快手的3个竞品产品(包括直接竞品及非直接竞品)从3个维度来分析快手的核心竞争力。
先解释下为什么选取美拍、陌陌、火山小视频作为竞品样本:美拍,短视频综合平台领域在月度活跃排行榜中紧随快手后,而且在短视频领域也起步较早,可能目标用户会有较大差别但是笔者会从某几个方面来做分析比较;陌陌,就是前文笔者提到的其他领域介入的巨头,而且目前势态发展良好还在持续加大推广力度,也有媒体指出陌陌退出的短视频就是在阻击快手;火山小视频,作为后起之秀,体量上远不如快手但是有母体今日头条的强大后援,可能火山小视频诞生之初就是对标快手,现在看来也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快手的最直接竞品。先看一下移动应用短视频平台类的17年1月份排名情况,快手以8000万月活稳居榜首,遥遥领先于美拍、秒拍等同类产品。


笔者认为快手在直播的迭代应该是还有很大空间可挖掘的,像其他3家都做了的全屏模式快手都没有做,可扩展的功能还是有很多。不过以快手的风格,应该还是稳扎稳打逐步迭代不会激进。这里将从两个维度用户属性及用户行为来分析对比快手与竞品的用户构成。所采用的分析数据均以2017年1月份活跃用户为数据样本。1)用户属性①用户性别









美拍的功能就比较单一,没有弹幕和红包,礼物金额跨度要比火山小视频、陌陌直播相对平滑一些,最低值1金币最高值为5200金币。那么再反观快手,功能很纯简礼物金额跨度最低值1快币最高值也就只有328快币, iOS端的充值要走App Store的内购(42快币=6元人民币)。这套礼物金额的价格体系似乎更加亲民,这样无论是所谓的“土豪”用户还是普通用户大家都可以玩得起来。相较于火山小视频、美拍、陌陌礼物客单价相差了几十倍的快手,显得低调克制很多,过度平滑的价格体系其实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即便没有其他竞品那样大刀阔斧,但结果却像胡博予说的“鬼才知道这个APP能靠直播赚这么多钱”。而快手的礼物分成也只有50%是业内平均水平,也没有像其他竞品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就可以获得直播权限,到目前快手的直播权限还是邀请发放的形式。这里笔者觉得快手仍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快手本身的低调克制,二是营造稀缺感激励用户去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目前来看快手的这套打法还是效果显著,并且笔者大胆猜测未来一年内快手的直播权限也不会完全放开3)其他除了主流的几种模式,在前文中已提到的粉丝头条,算是不错的尝试,可以激励用户转变,这样就不仅仅限于从网红用户中获利。相比其他3个竞品产品,除了陌陌原有的会员增值,美拍、火山小视频均未见独创性的尝试。小结:从以上3个角度来看,快手不论是核心功能的长期打磨、用户属性的宽泛还是商业模式的稳健发展都显示自身独特的魅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相信快手可以凭借独特的打法在以后更加激烈的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从2011年3月到2015年6月快手用了4年完成了1亿用户的积累并就此爆发,如今的快手全球用户突破5亿,在今年3月完成D轮3.5亿美元的融资。回溯下快手的融资历程其实并没有时下非常火热的风口级产品如共享单车这样的突飞猛进,似乎在15年这四年里都在默默积攒,稳步增加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