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最大的魅力在于撬动自然流量 ,它与其他买量方式的不同是在于把作品推到内容流量池 ,搏得内容流量池的用户喜好 ,从而撬动自然量 ,让流量便宜化 ~ 比如我们有 200块 dou+预算 ,我们分别创建不同的投放订单 , 2小时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基于数据表现通常情况下你会发现 24小时的效果最好 ,所以我们投放的第一条准则是拉长时长 ,均时长一般情况会选择 24小时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 dou+是全自动的单条投放计划 ,系统会根据你的投放计划做 ecpm排名 ,排名越靠前消耗越快 ,同时匹配的流量质量越优质 。 eCPM = 出价( Pbid) * 预估点击率( eCTR ) * 预估转化率( eCVR ) *1000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系统会根据作品的互动率 、完播率 、用户停留时长以及同类作品出价先给你作品做个预估排名 ,如果你的作品质量好 ,用户反馈好 ,相当于你出价低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到不错的转化 ,这个转化目标可能是涨粉 、点赞 、评论等 。反观如果你的作品质量差的话 ,转化效果自然也会差 ,单个转化的成本就会相应拉高 。但是你又比较倔强 ,非得让 200块在 2小时内消耗出去 ,你作品这么差 ,又得保证你在 2小时内消耗出去 ,所以系统的实时出价调整 ,为了保证你在 2小时内把钱消耗完 ,就会在这一时间段不断的抬高出价拉高排名 ,帮你把钱花完 。而你拿到的结果是流量很贵 , 200块钱仅仅涨了几个粉丝或者几十个点赞 ,单个转化目标成本很高 。所以 , 我们在保证作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 拉长投放时长的目的是 , 为了尽可能让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匹配到最合适的高性价比流量 , 尽可能得降低转化成本 , 花同样的钱拿更多的量 。 这么一解释 ,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要拉高投放到 24小时 ,也深度理解了为什么说 “ 内容为王 ”, 优质内容是投放高转化的核心关键 , dou+的魅力是在于撬动自然流量 。 那是不是时长越长越好呢 ?如果你作品足够烂的情况下 ,你又尽可能想要更好看的投放数据反馈 ,那可以拉长到 48小时 。但是我们通常还是选择 24小时 ,因为我们投放 dou+的目的为了流量撬动 ,不是明知作品很烂还在这 “死马当活马医”的自嗨浪费时间, 24小时都不行 ,就没必要给 48小时的机会了,直接放弃重新搞内容 。 如果你非常坚信自己作品优质 ,且拿到了部分正反馈 ,或者你相当明确你的目标粉丝活跃时间就是某个时间段 ,那么你完全可以投放时长就放到 2个小时内 ,快速打爆效率更高 。拉长时长只是给内容不太优质的作品多一条活路 , 而内容本身自带 buff 的作品 , 无关乎投放时长 , 随心所欲 , 畅通随行 ~ 比如你有 1000元的投放预算 ,基础建议是分成 5份 ,每次 200元 ,这样一方面是可以把单个投放计划小金额拉长到 24小时 ,另一方面可以同金额不同定向做赛马 ,择优加大投放 。如果账号处于启始期 ,我们可以定向的范围可以选择相似达人 、具体性别及年龄段 、某个省份等 ,建议单次投放只做一类定向圈定 ,不要既圈定了相似达人又圈定性别年龄 ,这样会限制人群范围 ,如果内容不够极度垂直的话 ,对投放效果反而没有利 。控制变量 , 5次计划 ,金额一样转化目标一样 ,只有定向人群不同 ,再根据不同的定向人群投放反馈效果来决定是否加大投放力度或者选择停止 。系统智能推荐与自定义人群的区别 ,自定义人群越窄流量越贵 ,自定义人群可以帮你在账号前期优先圈定目标人群 ,至少先让你认为的目标用户看到 ,争取比系统智能推荐的用户反馈数据好一些 ,进而闯入下一流量池 。这种投放方式适合账号前期 ,一方面原因是定向越窄流量越贵 ;另一方面原因是系统永远比你更懂你的内容适合什么样的用户 ,如果暂时性的目标用户不对 。要么是你内容根本吸引不了目标用户群体 ,或者只是你自己意淫目标用户喜欢你的内容 ,不然就是投放预算太少系统还么有探寻到更适合该作品的目标用户群 。相信系统智能推荐 ,系统一定是比你更了什么样的用户喜欢这类内容 。区分人群质量的最好方式就是从内容源做把控 , 你是垃圾只能吸引苍蝇 , 你是花朵必然吸引蜜蜂 。 “学浪”的出现让“在”抖音变现变得更简单,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 “通过”抖音变现要更容易更简单,抖音就是你的流量池 ,你的每条内容都约等于引流广告 。 粉丝量大当然有用 ,这个用处体现在铁粉系统上线以后 ,可以稍稍提高一些你的基础播放量 ,但目前来看作用微乎其微 ;其次是给你增加信任背书 ,用户视角来看好像 20万粉丝就比 2000粉丝看着更权威一些 。正常情况下 ,涨粉成本大约是点赞成本的 10倍 ,把钱花在刀刃上 ,如果你是做流量即变现的生意 ,不必在乎粉丝量的多少 ,在乎的应该是单位金额内尽可能拿到更多流量 。不要陷入涨粉误区里 , 涨粉成本贵 , 位置点击成本更贵 , 综合 投放成本 : 位置点击 > 涨粉 > 主页浏览 > 点赞 。 用 “ ROI 逻辑 ” 倒推 dou+投放会更简单明了一些 ,投放 xxx金额 ,间接引流 xx人 ,计算人均流量成本 ,或者变现了 xxx元 ,即可核算流量投产 。并不一定非得电商带货小店随心推才方便核算 ROI,其他变现逻辑也一样适用 。 我们之前有个观点 “个人 IP 能否做成起来的关键是取决于你的变现能力 ”,变现低所以舍不得砸 dou+,如果变现力强你不应该愁流量问题 。 你只管做好内容 , 流量问题交给 DOU+, 强变现者不存在流量窘境 。 DOU+的魅力在于撬动自然流量 ,我们先简单算一笔账 ,先按照通投的逻辑 , 100元 dou+播放量是 5000个 , 1万 dou+播放量是 50万 ,粗浅计算抖音 100万播放量要 2万 d ou+,这显然很荒唐 。 高播放高流量的背后是靠作品本身的内容优质 , dou + 仅是锦上添花 , 不是雪中送炭 。 所以核心本质还是内容 , DOU+的魅力在于帮你撬动自然流量 ,提前人工干预多争取点流量 ,更大的样本测试作品是否跑赢大盘 。在大曝光大流量面前 ,你那仅有的几千 DOU+微乎其微 ,约等于挠痒痒 ,提前看透真相 。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同 , 对平台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 虽然 “内容为王”是句正确的废话, 但正是因为这句正确的废话 , 才告诉你更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金钱花在干预结果更明显的地方 。 那些天天不研究作品 ,不分析内容套路 ,不懂表现形式迭代 ,不愿打磨选题 ,只强调 “精细化运营”的口嗨表现,就算把数据分析的再透 ,也仅是自我安慰 ,浮于表面 。“内容为王”从来都是自媒体时代的原始驱动力,抖音只不过是利用算法推荐机制把这原始驱动力放大了而已。
上一篇 想做好抖音千川付费投流,来看这篇文章
25条千川经验含泪分享,下篇^_^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5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2015年是移动游戏行业十分残酷的一年,市场中大批中小游戏企业被淘汰出局,也有部分游戏大厂从往日辉煌逐渐走向没落。虽说还是有不少的游戏企业平安顺利度过了2015年这段市场厮杀最为激烈的时期,但这却并不代表这些中小游戏企业便可以真正的存活下来,崭新的2....
关于刘强东,很多网友表示对他没什么好感,因为感觉从前从在借助奶茶妹妹炒作新闻,感觉这个人很作,感觉不够大气。最近刘强东做客央视的《遇见大咖》,说到一个观点:能为了利润去牺牲员工60岁之后的保命钱,这是耻辱的。倒是让我们对刘强东又有了新的认识。刘强东表....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据路透社报道,Verizon....
【活动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手把手教你用swift编程语言完美淘金2015年.移动互联网事业飞速发展,App生态日益成型。或许我们已开始习惯现有的移动广告,但行业革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在2014年的WWDC上,Apple发布了Swift编程语言,然....
运营圈的浮躁不可避免。问题应运而生,解法却莫衷一是。内容、流量、转化每一个概念都变得立体成为前行的庞大障碍。或许遇到知识短板,或许面对瓶颈无从下手当你在浮躁中迷失,不妨回归投身运营的初心,深挖问题的本质,求仁得仁。打破知识恐慌,进阶高级运营。运营小咖....
我们都知道任天堂此前一直坚持说不会为iOS等智能机做游戏,不过,现在或许该公司会在对待手游的问题上出现大转弯。该公司目前正在为苹果的平板设备制作《口袋卡片OL》(PokemonTradingCardGameOnline),这对于任天堂来说可以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