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选错对标的案例!
最近公司高速发展,有些团队的业务跑起来了,本来是好事情,小团队配合更加默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但是也进一步强化了个别人的自信,开始有点出现,看不上其他团队同学的状态。虽然是小问题,人之常情,但是其实也是需要重视对待的问题。
此时,最大的问题其实出在了对标对象的选择上面。一个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其实来自和市场上优秀团队的对比,而非公司内部的比较。
就公司内部而言,有些团队在挑战高难度的事情,比如开荒新业务线,或者是在成熟的赛道面向激烈的对手,这些业务线对公司的战略意义很重要但是没那么好出成绩。不能纯粹以成果高低去判断自身的贡献,甚至地位。
就行业竞争和长远发展来看,公司内部团队,出色成绩值得肯定,但是严防井底之蛙,闭门造车,要和业内更加优秀的公司看齐,发现差距,弥补短板。
我们再来举一个做好一个直播间的例子:
如果一个主播觉得自己牛,或者一个运营觉得自己牛,其实往往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此时作为管理者,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去批评去打压,而是帮他们找到一个更厉害的对标(尽量是同领域,差距有但是能够得到的)。比如现在自身100万GMV的水平可以找一个300万的,好处是这时候的注意力就会被对标吸引,而不是沾沾自己或者瞎B摸索。
其实差距是一目了然的,要做的,正确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到了又是一波极大的提升。
寻找对标绝不能简简单单的理解成,直播内容学东方甄选,视频引流学交个朋友,千川素材学仁和之类。
而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更加适合自身学习借鉴的对标。一个优秀的视频编导每天应该主要去花几个小时去找号看内容分析逻辑。而不是直接闭门生产。
做品牌做生意亦是如此!
如果选择了过强的对手,其实有很多隐藏的维度是看不懂的,容易出现学习业务的时候,或者实际硬碰硬竞争的时候,总是拼不过的感觉。
而且长期处于困局,容易让团队有无力感,甚至是沮丧情况出现。亦或是陷入上头死磕不愿意接受失败的情况。
这是要及时跳出来,看整体,且进行反思的。
波波本身有几次亲身的立项,以及投资的团队在选择目标的时候,跳级严重,上来就是非常强的压力,反倒容易被束缚住手脚。
这里最关键的点是,切勿,对标对象的成果,被牢记在心,天天念念不忘,但是忽略了发展时机、团队胜任度、以及调动资源的能力是否匹配的问题。
多维度对标 VS 紧盯最重要的一个竞争对手
多维度对标适合已经领先的情况,以及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通过学习不同团队的亮点(大部分团队团队最牛也就是有1-2个点值得参考借鉴),直播项目举例,人货场、落地到画面、内容、创意、投放策略、运营技巧、爆品逻辑、人设ip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靠多元化对标,拼凑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但是在一个项目早期,最好是抓住最主要的事情, one thing ,紧咬一个重要对手,做快速成长,贴身肉搏或者模板复刻反倒更加直接有效。
抖查查举例,快速找到对标账号的一些方法:
今天的文章先写到这里,下次这类文章还会继续,智囊团里有很多的同行者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波波会继续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_^
还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不用着急,
参加官方千川私享会,核心重要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