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赛道选择、商业IP孵化、起号涨粉、直播间转化、全平台矩阵变现复购、内容选题等多个维度深度详解,内容很干,建议收藏阅读,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_^*
自樊登读书在抖音爆火后,陆续出现了很多读书号。按照头部马太效应,读书号应该很难做,樊登在抖音被限流一段时间但依然稳居头部,新出的读书号,定位各有不同,心理、情感、职场、商业,如宋忠平、都靓读书、阿甘阅读会等。

(综合排名靠前的部分抖音读书号-数据来自抖查查)
读书号变现方式有卖课、卖书或卖咨询服务等,可以说读书赛道已有头部,也有不少中小玩家,那现阶段知识付费读书赛道还有机会吗?从申怡读书的成功来看,细分赛道还有巨大流量等待开掘。
说到抖音知识付费,从派系来说有三类:
淘系招商系:通过矩阵号引流到线下开会,交五万十万,跟着干。
干货教育系:开直播间卖小课引流转高价课,靠服务和转化率提升营收。
微商销讲系:懂人性,靠流量和圈子,线上线下结合,粉丝对达人褒贬不一,但成交转化非常高。
从细分赛道来讲,种类繁多:
抖音培训、艺术培训(画画、唱歌、乐器等)、语数英、各类读书拆解、各类技能知识、情感心理、职场商业、金融股票等。
为什么都扎堆做知识付费?因为边际成本很低,一个产品打磨成标品,卖出越多利润越高,业内人士称利润可达50%-70%。
就抖音培训而言,一年都有上百亿规模,这也是当下最热门的解决用户痛点的课,越往后,这类课的价值会随着抖音运营人的成熟逐渐稀释。
但其他细分赛道,除了被国家管控的外,都有长久发展潜力。从樊登最早抖音爆量起家,对比公众号起家的得到,看得出抖音变现效率全面碾压微信。不过随着微信视频号的崛起,已成为不错的引流渠道。
随着很多人在抖音被割韭菜,我身边朋友在咨询抖音上的课程时变得十分谨慎,毕竟大部分线上课价格都不低。虽然用户对知识付费的意愿增强了,但五花八门的课程也增加了选择难度、信任度。
申怡读书凭什么5个月涨粉百万,一年付费用户突破10万?
申怡读书是语文号还是读书号,她是怎么定义赛道和产品的?IP孵化的秘诀是什么?
两千多元的读书产品是怎么找到精准用户促成购买转化的?
在“读书”赛道下还有哪些存在红利价值的细分赛道?
名师背书并非申怡读书快速起号的关键,语文赛道的选择结合名师IP才是。而快速涨粉则在于从语文切换到阅读赛道。申怡读书的成功证明了赛道选择和IP的定义有多重要!可以没经验,但思路要清晰。
抖查查溪姐:
分享下你过往的从业经历?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抖音?之前作过其他类抖音账号吗?
何秦:
之前十几年都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从联想到美团都在做高管,做组织建设,跟做抖音IP没有直接关系,2021年初跟申老师一起做IP,才开始认真研究如何在抖音变现,算是入场比较晚的人。
之前没接触过任何抖音账号,虽然在101工厂跟过一些IP孵化,但我本人真正研究还是2021年开始的。
抖查查溪姐:
为什么选择做语文类读书号?抖音破百万粉丝花了多长时间?
何秦:
其实我们开始做的是大语文账号,因为老师是语文出身,当时有个判断,在大语文赛道没有大品牌。
比如说到学而思能想到数学,提英语能想到新东方,但大语文里还有空白机会。所以起号时基于老师经历、行业判断和调研,觉得要做大必须从大语文赛道切入。
做到3月时,我跟老师有次深入对话。因为每次能明显看到申老师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去讲迎合市场、语文的话时不是很舒服。就问申老师:“语文成绩好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告诉我语文成绩好一定是好好读书,读书能力不会差的人。
市面上教人答题,刷语文题这种都不是真正好的教育和引导,而应该让孩子去读书,当时给我很深的感触,我们应该去解决用户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迎合市场做些短期功利的应试刷题产品。
那一刻我们达成共识,必须在大语文从阅读上去解决。3月内部开始研究读书号。从短视频铺高考到正式转型读书号是在7月。

(起号期流量层级-数据来自抖查查)
前期选择大语文起号,通过老师IP理念和产品竞争力,再内部选择往读书号转,大概5个月账号做到100万粉丝。
抖查查溪姐:
为什么申怡从人大附中辞职出来做直播、短视频?你们又是什么契机合作上的?
何秦:
我跟她认识一年多,我经常说她是天时地利人和,她不论在人大附中,在语文老师上已经证明了自己,且总结了自己的方法经验,后来又去了北京的私立机构。
大概知道体制内教育和市场上老师的教育有哪些区别。她希望能做到中间位置,既不局限于学校的教育系统,又不限制在市场的需求和焦虑里。
为了推广她的理念,自然会想哪里能帮她实现,最终看短视频发展到这个阶段,有一个很好的土壤。加上申老师本身性格很有张力,适合短视频和直播。
看起来不是某某,而是有足够的性格特征,注定她能把这件事做起来,我认为不是她来选择这个事,而是刚好这个时代选择了她。
她挺冒险的,能从那么好的地方出来,我也是这样的人,我是生完孩子出月子就出来了,我很清楚地知道要冒险为未来做事情。于是两个冒险家、实干家碰到了一起。
(申老师讲述从人大附中辞职的原因)
02
从大语文换到阅读赛道
付费用户1年突破10万
从语文赛道转型阅读赛道,付费用户猛增,这里面的逻辑思考是什么?引流又是怎么做到的?
抖查查溪姐:
起初做帐号时,大语文赛道的读书号有同类竞品吗?为什么笃定这条赛道?
何秦:
当时大语文赛道里读书方向没有竞品。当我们定位大语文时还在做教培。教培是有周期性的,比如3-4月是低谷期。

(早期内容以大语文为主-数据来自抖查查)
当我们转到读书时,变成了文化行业,我会看市面上有哪些产品,比如樊登、凯叔,这些产品在短视频平台的IP怎么样。
多数最早在公众号起来的,只有樊登是抖音起来的,其他的我没有看到在短视频起来的比较大的IP,像得到也在短视频上发力比较晚,所以我觉得短视频还是有机会的,这是第一个笃定。
第二个笃定是我们做出了差异化,樊登老师是高度概括型,一本书几十分钟讲完,我们是精读慢读,不论给孩子的书还是给成人的书,我们都会把它的细节讲出来,产品和IP做了差异化后,再去看当时的抖音确实没有竞品。
基于这些给账号做了定位,核心关键在于针对性、目标性,你知道要做的不是简单一个IP,不是短期带货,而是想清楚做哪个行业,做到哪个地步,可以是很大的企图心,也可以是短期目标,但一定有结果导向。
通常需要一个周期外化出来,定义了产品,就能定义产品的竞争性,跟别人的差异化是什么,进而了解用户是哪些人。
针对短视频平台,去看它的用户画像,比较容易接受什么内容,你只需要针对他们做选题,做内容曝光,再从内容里植入产品。
这是一个闭环,有了产品思考用户,有了用户打造内容,有了内容再闭环产品。
抖查查溪姐:
申怡读书全品类付费用户在短短一年突破10万,这么高的付费用户数怎么做到的?主要靠哪些渠道引流?
何秦:
最开始在抖音做,研发各种各样的产品出来,有些价位有爆品的特点,单价不高,适合人群广,短期内能拿到更好的用户。
但如何能在一年产生这么高的数据,肯定是有公域结合私域的动作。光通过公域一次性去卖,这不符合我们公司的风格。
它是长期主义的事,需要慢慢积累,后期才开始延展到视频号。前面都在做内容,分发到各个平台,矩阵平台包含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
03
优质内容吸引+多平台矩阵号触达
三个月内复购率70%
从申怡读书售卖的产品看,客单价有不少过2000元的,相对于线上产品而言价格不算低,总体的产品数量和价格梯度也非常多。
以变现为目的的商业IP号,是如何定位及研发产品,并做到高复购的呢?

(热点、情感、电视剧、歌词等,内容优质接地气)
抖查查溪姐:
付费用户3个月内复购率达70%,客单价从99到两千多,客单价不低但复购很高,有什么运营诀窍吗?
何秦:
其实我们的价格反而不高,我们吃亏的是看起来两千多很高,但实际我们需要做出很新很扎实的内容。
之所以复购率高我总结有四点:
第一,自己的产品拿去跟同类产品比价格,争取更高的性价比。
我们定价时,会给100%的内容量,拿古文观止来说,在线下通常卖到几千上万元。比较之下,我再给它一个相对差异的价格,这样对应同赛道就有很高的性价比。
第二,所有内容都离不开老师的专业性。
我们公司内容团队最大,他们负责挖更多专业的老师,做更好的产品。产品的本身才是复购的关键。用户也不傻,不会买了没用还复购。
第三,尽可能把产品的阶梯性和矩阵感做起来。
在另外一个产品和我这个产品结合时能感觉到都是需要的,不会重叠。最终拼成一个拼图,交付给用户。所以在产品规划时,就得有布局。
第四,要有足够多触达用户的机会。
逻辑类似于线下有足够多的超市,即便今天不买,明天也会买。让他们能随时买到。

(申怡读书一年开播近400场-数据来自抖查查)
这个需要硬件环境,首先我们直播间坚持一年时间高频开播。其次逐步在多平台矩阵号开播,不在这买也可能在那买。这样综合起来才能把复购率做到70%,不是一两个动作的事。
抖查查溪姐:
客单价从之前低单价升到高单价,有做重度交付吗?价格的提升是不是也跟流量获客成本相关?
何秦:
其实我们设计产品,不论高价还是低价,有一个逻辑是轻交付,尽可能不让学习的人对老师有太重的粘性。
在读书这一行为上,老师带你进门,给你好的方法、习惯,让你有一天自己去学习。所以我们提倡伴读,老师会把二三十年的积累输出来,最终本事要长到你身上。
有的团队可能助教做得很重,我们反而轻视助教的概念,因为这不符合一个人读书的自主性,我们提供的是服务,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找到我。
后期流量获客成本也在逐步提升,因为大家都在进场,平台有自己的发展需求,我们在产品及价格多元化设计上也需要适应发展的规律。
抖查查溪姐:
复购的途径主要是哪些?用户的后续跟进上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来提升复购率?
何秦:
在复购上,我们最终给到用户的感觉是:你能在哪找到我们,习惯在哪买就在哪买。
在提升复购上,产品的粘性和内容的优质会大于天天触达的作用,但这两个都要有。
多平台触达是让用户知道我们有哪些渠道,但没有特别强地Push人来买,我们社群这块还有很多提升空间,没有做太多社群运营。
我本身是互联网出来的,互联网强调通过大数据算法来推送。有用户数据在手上,又足够了解用户分类和需求,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而不是码人的行为做到精准转化。
抖查查溪姐:
课程购买群体是家长,使用群体以学生居多,如何解决两类群体的认可问题?针对学生和家长,有不同的话术引导吗?
何秦:
这个问题还是落在复购上,底层逻辑是内容为王,只要孩子和大人都受益,本身会有很强的粘性。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产品叫“读领风骚”,一个古诗词产品,研发时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和设计,从历史发展里整理出很多诗词,变着法地做串讲、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等,为什么做得这么重才卖599元,可以跟着申怡老师学300组诗词一共涉及800多首,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年龄。

别人也会问,你怎么去卖呢?我觉得首先要讲清楚这个东西,家长认为孩子会因此受益,800多首诗是孩子学龄阶段都会涉及到的。但是阅读的方法,可以拿来用的思维路径,又是成人需要的,比如日常工作里写报告都需要。
后来得到的结果也是这样,孩子和家长都有收获,1个月卖了1.2万单,这个产品的复购也是惊人的,有40%的成年人为自己买。
成年人觉得学了有趣、不贵,还学到很多阅读的方法,能用得上,同时孩子也能从中受益,就买了一个家庭阅读的产品。
本质是先让用户接受你的理念,理念是大于方法的,话术引导也是在术的层面,先让他理解产品的内容,针对孩子展示他的覆盖面,针对大人说清楚应用场景。
抖查查溪姐:
申怡读书账号目前所售的课程和书籍挺多的,什么样的课程复购率最高?
何秦:
复购高的是符合IP定位,形成竞争和差异化的产品。
我们账号经历过三次转型,第一次大语文,第二次读书,第三次你们还感觉不出来,目前正在进行中,转的是家庭阅读古诗文。这个最符合老师竞争性,没有哪个人能将古诗古文讲到老师的深度。

(语文到阅读的转型-数据来自抖查查)
基于IP做“绝对性定位",自然转化率高。
04
快速打造并实现阅读IP变现
背后有哪些秘诀?
从申怡读书起号开始,何秦就有了清晰的IP孵化商业模式和变现路径,以及全网矩阵打法促成快速变现。
在直播和短视频上,极度追求内容的优质以定位精准用户,在IP人设上定位精准并匹配最佳内容线,在直播间转化上运营细化到每款产品都有解构模型。
抖查查溪姐:
在打造申怡IP过程中,你们的商业模式特别清晰,始终围绕变现来做,这个商业模式怎么形成的?
何秦:
本身申老师是厚积薄发的人,需要什么就能做什么,这是她的能力。我过往的职业经历告诉我,所有事都要规划,我们就不断统一目标,最终变成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如果说IP打法,我现在觉得更清晰了,以前是目标要做什么,长远战略是什么。
现在看,如果做IP,首先人设定义清楚,中间用产品来串,这个IP本身具备产品力,才是人设外化的点。如果不具备就不要给她做某个人设,因为很难变现。
有了清晰的产品力做对应的人设,有了人设再做对应的内容线。什么是内容线?她人设做大语文,一定强调“名校名师”的身份,如果做阅读,一定强调“老师、读书”的内容。

再往下做业务线的话,做大语文是教培的商业模式,卖小课,再到大课成交,做读书是知识付费的模式。按照不同的业务线思考清楚,再对应地排兵布阵就行。
抖查查溪姐:
对于IP孵化来说,申怡读书无疑是成功的,除了名师背书外,你觉得打造商业IP的关键点是什么?
何秦: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产品力、表现力、学习力、韧劲。
这个在申老师身上能看到,她的产品力是最强的,她的表现力也很强,对待新鲜事物、新话题都接受很快,打法调整她也都在学习。最终在直播短视频上变现则需要”韧劲“。
抖查查溪姐:
申怡读书是全网矩阵打法,那IP变现主要在抖音平台吗?
何秦:
IP变现主要在抖音,在多平台的统一经验是:真正要有利他思路,理解平台当下的发展阶段,它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我们拿抖音、视频号、快手,去分析它所在的行业,发展及需求,你就能理解要怎么做,有了思路从引流到变现就容易达成。
抖查查溪姐:
在提升直播变现转化这块具体有哪些策略?比如选品、组品、主播话术、不同产品的打法等,以及如何判断爆款?
何秦:
直播间我个人觉得有三个点需要注意:
1、要分钟级看流量的入场、在线、离场的变化情况。因为直播间流量,作为操盘手能感觉到的,流量情况支持你的排品和组品。比如此刻进来的流量画像是什么,它会为什么产品买单,可以做合理的前置规划,从而匹配排品和组品。
2、在卖的过程中,要提升停留时长。讲什么,体现在两部分,一是分享,二售卖话术,这两部分的分配就变得很微妙,需要不断地调整,可能会涉及到单位时间的内容量,某句话的精准度。
3、每一个产品都要单独解构它最好的模型。比如卖这个应该干湿结合,多少比例。一定不要一个模式卖所有产品。
关于爆款,我们会有一个预期,比如它大概率每分钟出多少单是正常水平,如果在正常水平上,可以延长时间,如果往下掉了,不用想赶紧换品。所以最终在于分钟级的判断。
我经常说运营要盯盘,抖音已经到了精细化运营和精细化投放阶段,这样才能拿到更好的数据。
05
单场ROI高达9-11,千川ROI-6以上
内容优势壁垒是保证高ROI的关键法门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千川投流课程,也有很多人做投流ROI很低,他们迷恋技术流派,总觉得找个牛逼的团队把自己都懒得看的素材能投出高ROI。
还有一些淘系团队开始用电商运营打法做知识付费,刷单、哄抬竞价、重运营,这些是低阶团队的做法。真正头部玩家是死磕优质内容的,投千川也要精挑细选,以内容优质度拉开直播ROI的差距。
申怡读书的日常视频或引流视频,都是面向受众做精准的内容。头部专注做好内容,专注精准粉获取,不需要重运营,在投放时就能碾压其他玩家。
抖查查溪姐:
抖音起号阶段你们最关注的点是什么?
何秦:
起号有一些捷径,比如爆款选题,跟人设内容结合,要明白目标是什么。如果核心目标是高效变现,一定要防止对粉丝的贪恋,哪怕几千一万个粉丝,一个月能变现几十万,也很可观。
抖查查溪姐:
起号后付费投流主要通过千川吗?千川ROI最高做到多少?现阶段千川流量占比多少?
何秦:
起号后一直自然流量大于付费,但这不一定是好事,想做大得思考平台的发展阶段,在我看来现在投放还是红利期,但凡投放能跑正,成本不高,有钱就可以使劲投。
如果过了投放红利阶段,就不是普通人能做的,现在如果能通过投放快速赚钱,也挺好。只是我们现金流差一点,所以还是追求自然流量大于投放。
千川投放最高ROI到6以上,我们主要是直播间画面直投,短视频投放还要多研究。现阶段千川投放占到流量的30%左右。
抖查查溪姐:
千川高ROI跟哪些因素相关?投放能力、品的选择、直播画面素材的优质?
何秦:
其实我个人认为,高ROI跟上面的因素都很相关,基于什么品要覆盖什么人群,排品顺序,投放能力等。
第一投放要跟场控咬合得更紧,对主播了解度更高,知道她的节奏感,投放能力和手感很重要;
第二投短视频肯定是最好的,虽然我们现在投放主要还是直播间,但短视频本身是个漏斗,它可以做更精准的筛选。
如果不是绝对投千川成交,通过短视频去投是效率更高的方法,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重点做这块。直投短视频肯定好过直播间,这是我们后期的发力点。
抖查查溪姐:
投直播间有怎样的策略?根据什么数据来判断下一步的投放计划?
何秦:
首先是拿ROI来考核投手,另外看投的占比,计划的条数,覆盖的人群,投的账号有没有新增,一些关键词等。
一个看量一个看质,往直播间的节奏来看,它带来流量的变化是否贴合当前直播“场”的进展。比如我在做内容,她人进来了,我在做销售,恰好听了几分钟有比较好的出单结果,咬合度比较高,这些是我比较关注的数据。
抖查查溪姐:
去年4月抖音提出兴趣电商后,视频引流效果明显,你们在直播时会通过大量的视频进行引流吗?效果怎样?
何秦:
我们会在直播前发一条直播切片,是一个精准涨粉的内容,本质上被老师内容吸引的更愿意付费。
在直播过程中没有做引流视频,我们试了下,在直播过程中发的视频带来的曝光并没有特别大的引流效果。同时监测了数据,有的短视频带来的流量很大,但是成交不好,实际把转化率漏斗降低了。
所以在开播前引流的短视频选择上会很谨慎,一定要选择转化率高,又具备引流效果的短视频。
(引流视频-数据来自抖查查)
有时候内容的精准度会大于纯引流,我已经过了追求单纯数据的阶段。目前我们的引流视频都是直播内容高光,数据效果都不错。
抖查查溪姐:
截至目前你们最好的单场ROI是多少?你对现在做知识付费的一些号开始用淘系电商刷单、重运营的做法怎么看?
何秦:
我们单场直播ROI比较高的有9到11。
我知道你说的淘系运营套路,毕竟要吃平台算法红利,掌握窍门,通过以前的运营思路去获量。
但我从本地生活O2O出来,美团给我的价值观是杜绝做虚假的东西,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刷单首先扰乱军心,因为它是趋利的,不可持续的,其次会导致你失去理智视角看不到真实数据。
行业里有人这么做会造成一定内卷,我认为这也是早晚的事,但平台类公司早晚这些手段会有褪去的一天,最后都裸泳,谁能力强都能看出来。
而抖音平台的本质区别是重内容,我们重视内容就会有长期价值,加上平台也在不断进化,会剔除掉一些玩套路的公司。
06
从语文阅读到青少年家庭阅读
未来是否有更大的布局?
申怡读书经历了三次赛道转型,定位也越来越精准,以至于在大的知识付费赛道里找到几乎空白的细分赛道。这也是今天白热化竞争下抖音赛道选择的逻辑,每个大赛道里总有蓝海空白市场,每个进场时间总有当时的窗口机会。
从语文扩大到家庭阅读,何秦要做的远不止申怡读书这一个IP,而是覆盖家庭阅读的多IP矩阵。
当下进场抖音,选择解决用户真正痛点的产品,选择大类目里的蓝海赛道确实是成功的关键。
抖查查溪姐:
知识付费你们算头部,你们对知识付费这个赛道怎么看?未来的行情怎么样?
何秦:
知识付费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知识的功能是什么,有职业发展,有精神层面,也有针对孩子的K12,什么样的都能纳入。本身知识没有标准性,只要输出,就能变现。
要想清楚,现在是红利期,有疫情原因,加上网络成熟的条件。除去泡沫之后,你的产品最终给人解决的是什么。
现在用话题性吸引人,或急功近利快速打造一个产品,看起来能解决问题,实则是快速变现行为,早晚会褪去,知识付费现在是红利,但早晚有一天会有政策来规范它。
抖查查溪姐:
“青少年及家庭阅读领跑者”这个定位是做账号之初就确定的吗?目前抖音里算第一个吗?
何秦:
确实很早了,去年4月公司开会,我提出青少年阅读平台,最后发现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也就是家庭阅读、书香家庭,一个家长没法好好看书几乎没可能让孩子喜欢,必须用家庭的形式去包它。
到8、9月我们提出“家庭阅读”概念,之后老师又提了“伴读”,普通老师是讲读,讲完了能听多少,多少有用没法判断。讲读是老师与听众的关系。伴读是陪伴,你在看她在旁边叨唠,你是主角。
之所以提出伴读,是孩子买了课后,开始孩子是不喜欢看书的,听了老师的课后主动要求让家长给他买书,他想自己看。
那时候我问申老师是怎么讲的,老师说,“我会在开始告诉他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然后一起打开书,讲书里的内容,告诉他这本书要怎么读。同时又引他出来,读了书以后,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应对,老师做边看边聊的陪伴式阅读,孩子是主角”。
抖查查溪姐:
申怡读书后续有怎样的规划?
何秦:
基于去年下半年的发展方向,最终定义以家庭为单位的环境里。所以不论是老师IP,还是矩阵IP,以及形成的综合阅读产品,最终解决的是家庭学习力的需求。
阅读只是其中一个抓手,它通过阅读来解决,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最终规划是基于阅读去提升家庭学习力。
而家庭本身有偏青少年、偏父母、偏爷爷奶奶的,是有提升整个知识付费能力的需求。
要明确自己的赛道是什么样子,用户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然后再针对性生产产品,形成对应的IP。
所以除了申怡老师,我们也在跟一些知名学者接触,因为我们要做家庭学习矩阵的生态。
我同样拿着一个IP的标准去找合适的人,重点是把IP找到。我不做培训,不做代运营,不签约孵化,希望有真正想一起合伙的朋友加入,把生态做起来,可以是上下游或IP本人(联系作者微信xijie033可帮忙对接何秦老师的团队)。
抖查查溪姐:
今年疫情对你们有没有影响,怎么看平台的政策变化与赛道扶持?
何秦:
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没有感觉那么直接,可能很多人因为没法外出,刷视频会给平台带来更大流量,但不是说流量来了就分到我这。
政策上要回归到帮平台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我所在的赛道,Ta需要哪些IP给Ta打造什么案例,需要做什么样的数据,所以Ta会对应出什么政策,倒推来看,你需不需要Follow Ta的政策,在政策里获得红利。
因为抖音重视内容,也重视对各个赛道的扶持,作为语文赛道下阅读账号的头部,从我们负责平台运营的专家夏予经理了解到,我们确实得到了抖音平台的很多扶持和帮助,未来希望加强跟平台方的深度合作,真正将阅读的整个生态做起来。
结语
随着抖音对视频内容的重视,包括千川投放的逻辑排序也将增加对内容质量度的要求,现阶段,是良币逐渐驱逐劣币的过程,曾经内容和知识付费做得好的,都值得来抖音重做一遍。
且抖音也希望各个赛道有强的头部带动整体赛道快速发展,对于平台、机构和达人是三赢的事。
很多人做不好,是因为既没找准蓝海赛道,又没将IP人设、产品、内容、直播与赛道都做完美串联。这一点上,何秦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跟何秦聊完,我对知识付费阅读赛道怎么做有了清晰的脉络,对她的感受是:雌雄同体,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以极其理性的思路解析并定义自己要做的事,又以极感性、理解人性的角度满足不同用户的真实需求,再坚持“内容至上”的平台诉求。
最后想说,疫情当下,也许很多人开始迷失了、快要放弃了。但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低谷让弱者选择放弃,强者创造奇迹,好走的路,往往是人生的下坡路。
走过低谷,就是上坡。
本文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加千川高手群,交流微信:ttttotttto。
最后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