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来海洋得约稿,在玩命催促下,写了一些很有价值得东西大家来看看,同时今天又是周四了,不要错过今晚8点波波得聊天局!
投放过亿
我做单品付费直播间快三年了。
单品付费直播间,在不确定的大环境里是属于比较稳定,可以批量复制的打法模式,各个类目的头部直播间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也是在流量白热化竞争中,为数不多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从21年4月份千川正式上线,我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一系列平台政策的更新,千川智能化的迭代升级。投流变得更有针对性,从莱卡计划,到DPM,通投拉满等等,每个团队及个体都可以自主选择合适自己的流量策略。现在不再是单兵作战就能取得胜利,更考验团队里各个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每个岗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于是,很多团队在做的时候,反馈出来很多问题,常常会面临怎么选品?怎么测品?怎么拍素材?怎么投千川?怎么提高ROI?团队怎么分工?
下面用我这几年所踩的坑,走出来的经验来逐一回答:
单品付费打爆直播间,完成三件事:选对品,爆素材,话术循环
我有品质非常好的产品怎么一场才卖几百块?买了十多万的拍摄器材,结果素材只有500播放量。主播拉在线拉停留很牛逼,怎么卖的不如平播的主播。
内卷严重的背景下,应该学会标准化,流程化每一步准确的执行营销策略,用数据说话,不是靠感觉。
今天,我试着用一篇文章,讲讲单品付费打爆直播间。
以及,藏在这玩法背后的,隐形策略。
01.
单品付费的底层逻辑
千川只是在单品付费里面的某个流程使用的买量工具。
不要指望会投千川就能让团队起死回生,人货场的运营能力和千川付费是两个维度,客观来理解,付费只是解决流量的精准度和量级的问题,只是花钱多了一个流量渠道,仅此而已。
直播间有非常多的变量,场景效果,主播话术,直播模式,产品力,营销手段,如果本身就很拉跨,承接能力不行,怎么投都会投不起来。
很多人过度理解,投点钱就能把账号做起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是这个逻辑,有资金的人太多了,轮不到你头上,不要单方面奢求付费能把账号拉起来。
”投流只会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
如果数据不好的时候,千万别麻木自己,跳出来看看,不然只会越陷越深,发现不了问题,更解决不了,还会产生精神内耗和焦虑。
有一部分人靠着固有思维,以为品爆了是自己牛逼,没爆是自己不行,事实是要懂内容要懂直播间,很多人没能力没资本去做素材,但是还想要做抖音,所以更愿意相信千川靠技术,这样他们找到一个 “技术好的 ”就能继续做下去。现状是门槛越来越高,竞品越来越多。
最大的矛盾:平台对商业化内容多样性的期待与低门槛玩家实在是有太多矛盾。
深挖直播间每个数据背后的优化动作,这样出来的直播间,都是可以溯源的,可以复制的,这是单品付费的本质。
我们可以把单品付费这件事具体量化,形成一个标准化作业流程,让大家都先考上60分及格分,再复盘优化考上80 90分。
直播可以拆成三种过程,直播前准备,直播中,直播后,然后把每个过程里面的事情具体化出来,再确定分工,执行落地,复盘优化,有节奏,有策略的向前进步。
学会梳理团队的现有阶段,每一次风来的时候才能把好舵。
团队擅长什么的?产品优势是什么?资源资金和团队能不能匹配自己?增量缺什么样的条件?具不具备流量承接能力?有没有可以放大的点?
如果以上都没有,说明没有总结规律,去付费一切都是不确定因素,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亏钱还把之前的模式玩法颠覆了。
每个阶段应该做好每个阶段急需解决的事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人悲哀的不是说当下的努力无果,而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依然all in ,拼尽全力,关键自己还不知道,这才最可怕。
“做不起来的老板,千篇一律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认知不够,任何行业都一样 ,思维升一级,速度快10倍,当老板先提高认知,思维,保证做对的事,再把事做对,才能大概率拿到结果。“
自己擅长+产品优势+团队能力=适合自己
从营销的角度去理解付费
付费单品本质就是买广告买流量,打广告之前先算一笔账,成本多少,卖多少,能赚多少,退货率大概多少,团队运营成本大概多少;去投流,有没有赚?卖个几十万,虽然数据好看但是别骗自己,明白一点:一直付费,流量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品牌自播就去拼内容素材,供应链,开品速度,低客单,低毛利,就老老实实的做好内容和形式,把自然流量玩好,有了一定结果,人货场,承接能力得到了验证,再加入微付费,也不迟,随心推就够先用,稳定后再介入千川。
0-1 基本功
1-10 扣细节
10-100 天时地利人和
02.
单品付费全路径打法SOP
做单品付费前,先去抖音或者第三方平台找到10-20个对标账号,去拆解对标账号的视频,直播间,以及产品,对比自身团队的能力水平,能否在他的基础上升级优化,再综合数据判断能不能做,能成的概率有多大!
同行是最好的学习对象,模仿-超越-创新
其实做单品付费,带着目的性去完成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就比较简单清晰。
先把品定了,定好价格,算好保本ROI,团队分工明确后,然后就是出素材,紧接着上千川测素材,素材跑出来了就裂变N个爆量素材,然后优化ROI,通过阶梯出价跑出有量有ROI的出价范围,把转化成本压至盈利线,稳定几天数据,再把人群放宽一点,提升直播间量级,持续优化复盘,做数据递增。
选品:
利润空间:毛利足够付费,利润率40%+
爆品属性:价格不透明,组合套装,新规格,新包装,新用法
关注个性化需求,实用性
结合自身供应链优势和平台数据参考,有实力的话跟品是最快的
素材:
视频抄同行的,把本类目的不同结构的爆款素材拆解到自己的产品上,准备15-30条素材,1:1制造。
经验:
素材的圈人圈,有的时候不必太精准,会导致账号起量困难,爆量时间短,反而是完整的视频结构,每一层文案去过滤人圈,先用比较广泛的话题圈大人群产品潜在+精准人群,再引出具体产品,留下最精准的人群,再通过产品塑造痛点刺激,配合结尾引导下单文案,制造转化,完成了两个底层数据指标,一个是开头3秒的完播率,一个是转化率,从而在竞价广告池拿到排名,除了这种框架外,还有一个长时长的素材制造,开头三秒的新奇特,然后把产品全方面塑造价值,解决问题,各类场景营造衬托产品卖点,一般是高客单需要这种视频框架,如果是低客单的话,就是在后面部分反复的强调卖点,用十条爆款的内容去拼成一条,现在素材内卷的很严重,之前一个人出境拍的素材能爆,后面怎么拍都不行,直接加一个人一起拍,把同样的视频脚本再走一遍,可能会更爆,产品也是一样的,从之前拿一个产品展示,变成一堆,制造视觉冲击,升级视频素材不是说换多好的场景,而是丰富画面感觉,因为场景是针对性的人群看,已经很难成为变量,那就在动作上,出境人物上,产品上去变量,重新走一遍直接爆,只是视觉疲劳造成素材不再起量,人群还是一个人群,只是需要用没看到过的画面去制造停留,这是短视频里的底层逻辑。
投放:
开播前30分钟做好各项细节
直播间一样的,去拆解成十多个量化指标,一个个去做变量,还有承接账号的广告消耗,抖店,天猫,京东等品牌店铺吃掉溢出流量,想办法在存量市场里拿到最便宜的流量渠道,搜索,商品卡。
03.
隐形策略拉爆直播间
主播调整策略
产品调整策略
视频调整策略
产品同质化
视频同质化
直播同质化
调整主播排班
视频定点
开播时间
控流速
现在大家做单品付费遇到比较多的问题,应该是ROI不稳定,数据很难提升,做过很多次调整或者测试,团队陷入恶性循环,
投放注意账户模型
不同阶段性的计划类型
成交-快速推-搜索-托管-roi-新客转化
增量的优化动作
控流速,卡时段,测素材,放大量
掌握关键节点的增量动作
1.直播间主播与场控怎么样配合?
2.ROI高的时候是谁在播?讲了什么话术?
3.投放是投的什么计划投产高?
投放-流量+内容
运营型+千川付费单品
差异化,独特性
单品付费
欢迎参加千川智囊团8月12日的杭州线下课!
新痛点,新场景,新情绪价值每个都是机会,商机,结合现在的新平台,新工具,新流量,新客户群体,都会有一个新的增长机会。这才是做这件事思考的本质,跳出来,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扎根,未来增长空间是无限大的。
本文完,更多内容关注8月12号的线下课!
今晚8点来波波直播间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