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http://36kr.com/p/5064975.html,作者郭雨萌。 自带硅谷技术基因,BitTiger 希望从北美华人拓展到圈外。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给出的数据,2015 年中国培训市场的规模在 8800 亿左右,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诞生,企业对 IT 人群的渴求也在不断升温中,IT 培训在 8800 亿中占了 17.3%,每年的增长率在 13.1% 左右。另外还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华人人口数达 452万,成为仅次于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群,如果把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会催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呢? 太阁 BitTiger 创始人之一的冯沁原就想在北美华人中做一门 IT 培训的生意,但是在创立 BitTiger 前,冯沁原认为世界上最好做的生意是宗教,因为宗教容易影响人的思想。但是考虑到教育培训、找工作的刚需性,加上在美国偶然遇到的合作伙伴,冯沁原最终选择了在美国做一款在线教育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选中一种类型的培训就是选中了背后的一条赛道。围绕 IT 培训相关的产品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比如 Udacity、General Assembly、Udemy(Udemy 还曾收购过一家 IT 培训网站 TalentBuddy)、Revature(去年 3 月获得 2000 万美元融资),另外还有一些垂直技术的社区(比如 Github、StackOverFlowStack、CSDN)等等。但是冯沁原表示,BitTiger 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聚焦线上、课程体系和师生交互。 冯沁原表示,国内的 IT 培训大多集中在线下,线下教学方便师生之间的交互,但是重资产又不利于规模化,所以 BitTiger 看好了线上这片市场。对 BitTiger 来说,线上教学的好处在于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为很多兼职老师都来自 Google 和 Facebook 等科技公司的一线员工,所以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了周五和周六晚上进行,这样还能照顾到部分中国用户。 能接触到一线科技公司的知识资源固然是一大壁垒,但难点在于如何将内容产品化。冯沁原表示,在研发一门课程之前,BitTiger 首先要从这些公司内部拿到需求,比如职位描述,以及和职位相关员工的沟通,然后由学术顾问带领团队研发内容。目前 BitTiger 的课程已经覆盖大数据、全栈开发、交互设计、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商业分析这 6 个维度。冯沁原介绍,BitTiger 对课程质量的考核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比如所教授的技术是不是公司的核心技术、技术的实用性、以及原理能否讲清楚等等。 从体系来看,BitTiger 设计了两条产品线,一类是 Mastery Program,这个项目专门针对那些急需达到企业实战需求的用户,冯沁原介绍,有 90% 报名 Mastery Program 的用户都拿到了北美一线公司的 Offer;另外一类 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 则针对最新技术提供系列课程。目前 BitTiger.io 的网站有 2 万注册学员,在 1000 美元客单价的情况下,付费人数已经超过 2000,付费转化率基本在 10%。冯沁原介绍,这些学员中的 80% 都是北美地区的华人,剩下 20% 来自世界各地,根据公司的调查,在职且考虑在培训、即将面临第一次就业及在校生各占 1/3。目前 BitTiger 课程的整体毛利 70%、净利在 10% 以上。 如果说线上课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那么北美的华人是否能撑起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呢?冯沁原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算上学生和在职人群,北美地区华人数量一般稳定在 10 万人,其中 1/ 3 有接触高科技领域的意愿,以 5000 美元/年的客单价计算,这个市场的天花板还是比较低的,BitTiger 现在的规划,是 3 年内做到 1 亿美元的年营收,然后从今年下半年起开始研发全英文课程,开始切华人圈外的美国市场。BitTiger 共有全职团队 23 人,技术、课程研发和市场研发各占 1/3, BitTiger 创始人之一的冯沁原曾是北京大学计算机博士,后任阿里巴巴高级专家和酷我音乐总监,另外一位合伙人 Steve Kehoe 曾经是 SmartCloud 的首席工程师,团队其他成员均有咨询或技术背景。BitTiger 曾在去年 1 月获得 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SV Tech Venture、CRCM 和雷鸣个人完成,去年 8 月已经实现盈亏平衡,目前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
上一篇 引爆社群背后的奥秘:社会动力学
论心思,有多少 icon 经得起放大来看?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416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在运营社群时,不可避免会经历只有少量用户时的无助感,也会追求用户快速裂变的成就感。当同型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那变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这样的社群才好玩。社群的裂变就像一个人的改变,有人会用鸡蛋从内打破还是从外打破去形容。对于社群来说,一旦出现大规模投放....
2016年以来,内容创业一直是不少自媒体和创业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在社群时代的到来和影响之下,如何将内容创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找到新的小风口模式?前阵子Papi酱的走红,使得网红经济成为大家聚集的焦点,后来Papi酱携手罗辑思维,拍出了天价广告....
本篇侧重说社群运营路上的一些天坑,希望引起大家对一些板块问题的重视,这关乎要不要做社群以及社群的生死。天坑一:建群前,定位不准,运维目标不清晰大多数人自己身边有一票人之后下意识就是拉个群,全然不管三七二十一。所谓定位,核心的无外乎本群是什么,要干什么....
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和大众化,从原先PC端市场的流量转移到移动端发展的例子并不在少数。移动电子商务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2010年开始,阿里和京东等电商巨头就看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陆续加入移动阵营,开始抢占移动端市场。就知名的电商服装品牌....
社群的火热程度不言而喻,百度上对社群一词的广泛涵义阐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或社群情感。可见社群并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蕴含其中的,还有温暖和融洽。城市化的发展一度割裂了传统的邻里....
从移动互联网兴起至今,许多智能设备也瞄向了移动端的发展趋势,这一场互联网的变革虽然显得有些许突兀,让人猝不及防,却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往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模式被迅速带动着迭代升级。游戏产业从原先的PC端逐渐分支出移动端的手游,而在这几年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