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反映了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游说你找一个归宿,也就是社会的归属感。 社群,一个能爆发巨大能量的组织。 其核心价值就是把相同属性、价值观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1+1>2的效果 。 想要了解社群营销到底能爆发多大的能量,先来看看日常人际关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八个同类层级,从交流频次上定义强关系、弱关系, 我们的弱联系远多于强联系。 规律1:实际上,人们交谈的对象只限定于固定的一小部分人。 研究发现, 人们交谈的80%时间,都花在固定的5到10个人身上 。 另一个研究表明,人在不同关系对象上分配的交谈时间规律是:配偶/伴侣占27%,家人占25%,密友占10%,熟人占5%,陌生人占2%,剩下的31%是社交圈里的人。 因此,一周至少交流一次的,就是密友圈;一个月至少交流一次的是第二圈;每隔几个月至少交流一次的是第三圈;一年至少交流一次的是第四圈;一年也未必交流一次的是第五圈。这是人的社交圈结构 (这个词要记住,很重要)。 从第一圈到第三圈的人,就构成一个人的固定的交流圈,即所谓强关系圈,而第四、第五则是弱关系圈。 规律2:与我们来往的人数遵循5-15-50-150-500这一数字模式。 多数人的社交圈都具有一个模式,而且数千年来该模式基本保持不变。研究发现,人们的社交圈有明确的界线,一般是从5开始,然后呈3倍递增,到第四层变成弱关系。 关系的强弱,就是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的亲疏。人类学家指出, 150这个数字在人类历史的组织活动里反复出现 :罗马的军团每组150人,春秋时代的楚国战车每乘配150人,晋国配75人(150的一半)。 150人以内,组织成员之间能够保持互相认识,超过150人,群体间的情感就会淡漠甚至出现混乱。 规律3:人的八种人际关系类型。 按照由亲到疏的顺序,依次是: 知己 (soulmates):灵魂伴侣,极少,0-3人; 密友 (confidants):无话不谈,乐于相处,但未必能给对方实际的帮助; 好友 (comforters):有交情的益友; 益友 (helpmates):能提供实际帮助,也能在一起玩的人; 帮忙的朋友 (favor friends):提供帮助却没有太深情感的人; 玩伴 (fun friends):因为娱乐而有来往的人,即酒肉朋友; 有用的联系人 (useful contacts):可提供工作、事业方面的信息或建议的人; 认识的人 (associates):彼此不了解,因为某种活动(包括社交媒体的互动)建立联系的人。 我们会深切体验到,这八个圈层的人际关系链与数字法则,是极其神奇地存在着的。 回归到开头所说的社群的爆发力到底有多大?聚个例子,当你在一个500人的微信群里面,发布一则有吸引力的软文广告,通过群内成员再转发给其社交圈的人,这些人再进行二次转发、三次转发……其爆发的传播力度不言而喻。 如果一个人的手机里有5000好友,意味着另外的4500人是你的“意想不到的受众”——但是注意,意想不到不代表没有价值。 实际上,意想不到的受众里,是一座沉睡的金矿,移动互联技术激发的“建群大业”,魅力正来自“意想不到的受众”。 这也正是社群的魅力所在。 然而在实际的社群运营中,死亡的社群数不胜数,或者 大量的用户成为社群中沉默的一群人。归其原因基本是用户找不到这个社群存在的价值,用户对这个社群没有需求,用户在这个社群里永远只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群体属性。 社群的运营并不是一蹴而就,柳微雅文化传媒,您身边的自媒体营销专家, 为您解决营销难题,如果 您正好需要,而我正好专业,专业的事请交给专业的人做!
上一篇 引爆社群背后的奥秘:社会动力学
论心思,有多少 icon 经得起放大来看?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416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文章以得到为例,分析了知识变现是如何与社群结合发展的。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目录一、知识变现产品形态的概述和对比二、得到的用户画像三、得到的迭代路线内容形式的丰富、创新和精简化阅读、播放操作体验优化,适应用户的碎片化学习场景付费栏目迭代....
三年来因微信社交红利引爆的社群里,有40%仍在迷茫、35%已经消亡,只有25%的社群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落地,而500%的社群仍在陆续诞生。在这个社群经济学的侏罗纪时代,各路社群的基因凶猛交配,创造出很多让人来不及总结归类的社群物种。2014-16年....
互联网社群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各种信息交互之下,总会有高人气者成为广袤用户潮流下的核心,就像在丛林中的一捧炽热,却可瞬间燎原,借力于人气实现其商业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网红经济。谈及网红,不少人会想起papi酱估值1亿、融资1200万的....
编辑导语:对于商家来说,开展社群团购,不仅能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更是能触达在疫情期间养成线上购物习惯的广大居民的大好机遇。在做社群团购的时候,有很多方式可以活跃社群,其中发朋友圈就是其中的一种,学会发朋友圈,往往可以让成交事半功倍。在做社群团长的时候,....
前不久,有自媒体人在网络上爆料说,微信公众号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如今想依靠公众号来实现盈利的可能已越来越低。事实上,当越来越多的人想从微信公众号入手分羹自媒体这一行业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就已经越来越难做了,但对于一些已经成长到一定程度的微信号来说,如何....
50幂是社群媒体,讲述社群故事,传播社群理念,分享社群运营经验,探索社群商业模式。“150”是著名的邓巴数,即人类有效社交人数上限约为150人,“幂”指乘方。“爱盈利”寓意,社群能有效突破150的邓巴数限制。怎样利用社群做好用户的拉新、活跃和留存?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