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刘强东以及马云这三位互联网界的大佬达成共识: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一个代表性指标,线上流量获取的边际成本已经大于线下。然而,未来的主战场又会在哪里开启,大佬们心中各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依旧延续市场关注的角度,哪里会是市场效率最高的地方,哪里就是下一个战场,无疑,垂直社群时代已经到来!
阿里的“支付鸨”事件就透露着这种慌张。仅仅是一个百货公司式的交易平台,仅仅依赖支付工具带来的惯性粘度,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持一个商业帝国的延续。今年“双11”的赢家其实是京东,“买的便宜”已经开始让位于“买的好”,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把甘蔗多吃了几节”,这就比只吃一节而挤占其他环节利益的阿里多占了几分先手。棋到中盘,布局的优势就开始显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否认互联网的价值,恰恰相反,只是说明互联网已经从革命性的工具转为常规武器,原来是用“互联网+”来打击那些不“+”的,现在大家都在网上了,就该讨论如何合作而不是如何“死掐”了。“O2O”之所以沦为伪命题,原因就在于此,线上既无法向线下导流,线下也不会向线上输送流量。流量甚至都不说明问题,真实的消费转化才是王道。
我有不少朋友都在思考精准社群的商业转化,他们中间有做律师社群的,有做设计师组织的,有做非常窄的专业细分市场的,有做智慧分享平台而搭建生意的生态链的。当然,我所发起的佰仕会也属于其中之一。原来这样的社群处境十分尴尬,注重门槛的话会导致小众而难以扩大影响,开放入口就有可能导致鱼龙混杂而“劣币逐良币”。难道只能公益运作?只能依靠发起人的热情?
由公众号而爱奇艺、喜马拉雅而得到的罗振宇给我们闯了一条道路出来。这条道路叫做:让人们为有效占有时间而付费!罗振宇说信息过载就是信息垃圾,人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见识有限,因此需要有人来做咀嚼消化分解的工作,人们会为最有效的营养吸收而付费。这样的用户也许还不多,但已经是从免费的“盲众”转化为了精准的“信众”,这是真正的铁粉,最有效的终端用户!以上这些话并不是罗胖的原话,却是我作为一个吸收者得到的营养。
我有一个朋友杨巍,曾经是中融信托的副总裁,她一个四川女孩,愣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狼群文化的中融信托拼到了最高的可能位置。去年她告诉我她经过一年多对互联网的考察思考,决心重新开辟一条道路,她要做真正的“P2P”,她要让互联网金融回到它的原点,而不是重蹈很多财富管理机构的覆辙,不要为做单而做单,不要把顾问做成了“中介”,陷入利益的陷阱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她做的这个新平台不久前刚刚正式发布,叫“金V说”,是一个“投资人的智慧共享平台”,让投资专家们来说,让高净值客户们来听,自由学习,自由选择。
而我另一个朋友徐越,曾经是中原的写字楼部高管,也是去年开始创业。她的创业一直是想重塑写字楼圈的商业逻辑,想让这个专业的近乎无趣的细分市场用互联网的方式激活。她做了一个写字楼研究院的尝试,她能链接上这个细分领域里最细微环节的那个专家,一个小经验可以解决大问题。她想做写字楼领域的“得到”,我说客户群会不会过于狭窄?她说恰恰是因为精准而自带壁垒。我说那就看这个小群体的痛点,看那些专家们真正需要什么,看这样的知识对于业主方又有怎样的功效,写字楼是小众而大宗的交易,散不如精,其实有效客户不需要太多,只要是有效的知识,他们的付费动力和能力会比普通听众大得多。
还有一位朋友,叫江曼,是前辈的建筑设计师。她想做的事情我遇到的不少设计师都想过,还记得UBER流传那些段子里有一个关于设计师的UBER模式吧?作为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群体,设计师其实和律师差不多大多是采取合伙人制的组织模式,活好的设计师就容易独立出去,而年轻新锐的设计师则渴望有迅速冒头的机会。相比律师,设计师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往往会偏感性,容易为了情怀而情怀,就不容易回到理性的轨道。曼姐是个务实的设计师,她选择做这些新锐设计师的孵化导师,他们负责灵感部分,而她则会搭好生意框架,把他们带回理性轨道。
很有意思,这三位都是干练的女性,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也都是在第一时间支持我成为我的佰仕会的创始会员,现在也是佰仕会强力链接的紧密圈层。从罗振宇到她们三个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垂直社群时代的一种逻辑框架:底层应该是一个具有明确标签的知识传播平台,往上递进的就应该是有明确筛选机制(比如付费)的会员体系,金字塔尖部分是活跃的发射塔,通过底层的化学反应而自动聚合,喷发!一个好的精准社群一定是有这样的进化过程,而最终能到达怎样的境界,全看机缘!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
3阶段简谈如何精益用研
本篇对精益用户研究的流程、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相信对你有帮助。精者,精进也。益者,好也。通过精进的思考、修炼和实践,把事情做好,这是我对精益的理解。本篇结合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简谈精益用研之道,以飨读者。一、用研定位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岗位,....
-
如何玩转汽车社群营销?
懂用户才能做得了好营销,清楚用户行为的变迁是玩转社群营销至关重要的一步。掌握用户群体的特性并为其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社群才是首要的。然而如今的国民当下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浪潮,群体消费行为逐渐转化为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主旨的趋势。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土豪式的....
-
假如把王者荣耀和直销两套用户运营模式调换,会发生什么?
社群运营其实是用户运营,用户运营实际是人性的运营。我最近在思考如何运营人性的问题,想和大家做个分享。首先,我拆解了完全两个不同的产品的用户运营模式,分别是安利和王者荣耀。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完全拆解两个不同的产品,且听我一一道来。我发现这两个产品对于....
-
一个成功的企业社群该具备哪些特点?
社群营销很火,被认为是下一个营销红利。但是,社群营销的诱惑有多大,这个坑就有多大。我们身边的社群很多,不论是微信群(QQ)形态的学习群,读书会,同学群等,还是社区(bbs)形态的贴吧,小米论坛,NIKE+,小红书,辣妈帮等。很多企业都声称要做社群营销....
-
如何用产品思维来策划用户增长活动?
互联网的下半场,用户红利正在消退,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获取用户的成本成为一家公司是否有增长潜质的关键指标。本文讲述怎么运用产品思维来策划用户增长活动。获取用户的途径大体分为两类:外部流量导入内部流量裂变在用户红利消退的下半场,越来越多的公司减少外....
-
找不到目标受众,不如试试从“共同文化”切入
我们用文化建立了一条说服用户的途径,我们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因为我们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脱颖而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观众到底是谁。当我们瞄准目标人群时,其实并未对准“每个人”,我们将目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