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蔡卓妍领衔主演的电影《超级经纪人》,讲述了娱乐圈经纪人如何打造包装明星的故事。提到“经纪人”大家往往会和社会名流,高端人群等联系起来,想来一定是有资源,有能力、有身份、有超强社交关系的一类人。他们靠提供中介服务抽取佣金,除了明星经纪人,还有房产经纪人,证券经纪人,文体经纪人等等。
事实上,想成为一名经纪人,门槛也是非常高的,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课程,并考取经济资格证书,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批准才行。但,今天,我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说一句,“未来人人都可以成为“超级经纪人”。而我所理解的超级经纪人,是指在社群的时代下,利用社群的思维,帮助社群里的成员实现供需匹配服务,从中获取佣金的一种新的职业方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暂且不评定行业特性,单纯从中介服务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很多“超级经纪人”的影子。
朋友,小A美女酷爱混迹于各种酒吧KTV,对同城这些娱乐场所可以说了如指掌,氛围咋样,消费水平怎样,是怎样的主题风格,她都一一了解。于是,借助微信、陌陌等社交平台,她创建了若干个同城生活群,不定时在群内组织各种交友活动和主题派对,很快就积累了500多个群员,这样下来,一个月会有10场以上的活动,她和酒吧谈好合作佣金,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到不少外快。陌陌官方最了解,它的同城群,并非纯自然的社交积聚,而是很多有一定策划、组织的“超级经纪人”所为。这算不算一种“超级经纪人”?
朋友,小B是一位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的高级经理,多年来,他积累了极强的社交关系,认识很多高级人才,很多都是总监、副总级别的,他把这些人才数据进行了详细划分,组建了一个人才库。同时,他又在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收集一些人才招聘猎头信息。遇到合适的,他就从中推荐一下,一个月下来可以帮不少公司完成猎头工作。知名的微信大号“鬼脚七”的主营业务七招聘,还有利用众包思维做招聘平台“人人猎头”也都是这种模式。这算不算一种“超级经纪人”?
朋友,小C是一位多年从事房产策划的销售人员,卖了多年的房子,他发现房子越来越难卖,单独靠销售员的模式迟早会被淘汰,于是也尝试把卖房子的事,分包出去,制作开发了一款“房产销冠”的APP,任何人,任何地方,只要接收到朋友想买房子的需求,都可以第一时间上传到APP,然后由APP里其他朋友,完成整个销售链上的其他工作。而,当初上传需求信息的人,可以从中获取一笔不菲的佣金。这算不算一种超级经纪人?
朋友,小D是一位开车多年的老出租车司机,他的经营思路跟别人很不一样,他的主业是在经营老客户,特别是去机场需求大的高端客户。客户有需求,会提前电话通知他,合适的他会排好时间。手里有着一百来号爱出差的高端人群的资源,就可以保证他的有稳定的长途出租车生意,短途的利用闲余时间跑跑即可,别人都要早晚班轮值,他直接买断,经营固定客户,工作时间自由轻松,收入还远远高于其他司机。这算不算一种超级经纪人?甚至已经是社群的概念了,只不过他无法从机场方面获得佣金,但给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的额外收入就足够了。
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E代驾,也是那么一款APP,可以把司机的闲散碎片化时间和有代驾需求的客户通过地理位置,类似打车软件那样就近匹配,帮助他们实现快速,高效的交易,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超级经纪人模式?我现在所在的蜂窝私人董事会,也定位自己为一个“超级经纪人”平台,帮助社群内的有实力的传统企业和有活力的创业者实现对接,从而孵化出一些小的项目,我们从中获取佣金或股权等多种形式的回报。这些本质上都是一种超级经纪人的运营策略。
所谓超级经纪人,就是利用社群的思维,帮助社群里的成员实现供需匹配服务,从中获取佣金的一种新的职业方式。互联网打破了行业边界,以“人”为连接,形成以个人品牌为中心的社群经营模式,产生很多跨界混搭的价值匹配。而超级经纪人正是利用如今风靡的社群思维,在帮助社群里的成员实现供需匹配服务的同时,从中获得一定的佣金。作为这种超级经纪人模式的中心,不仅可以完成信息需求匹配和信任背书功能,甚至还能根据双方各自独特的需求,整合、筛选资源进行最佳的资源嫁接。
这种超级经纪人模式,往小的方向讲,可以滋生,普及一种新的“职业”,利用社交关系,帮助一批有良好人脉关系的人实现他/她的连接价值,达成价值变现。这些过去,常常是口碑的自然传播,并没有刻意的整合变现意识,未来,随着社群范围经济的主流化,拥有资源和整合意识的超级经纪人,会成为香饽饽。往大的方向延伸,也会产生一些承载超级经纪人的平台,或者说是社交工具,这些平台,可以帮助超级经纪人更好的管理梳理自己手头的资源,并利用LBS定位,流程监控,进展跟踪等技术,优化提升经纪人的工作流程。
我相信,很多人会提很多问题,来质疑这种超级经纪人模式。
比如:第一、信任问题,如何保证同城生活类社群的经纪人,不是酒吧的托?第二、价值观重塑问题,当朋友知道,你推荐他一个渠道,还从中获取了利益,会不会反感? 第三、市场问题,这是个好的模式,又可以赚钱,肯定会招来一批人的鱼贯而入,再这种模式没形成市场规范前,势必被扰乱。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社群维护的好,会解决信任问题;中介做的好,会解决市场接受度问题,不是有句话说,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你的中介服务能给双方都带来价值,哪有对和错的;能赚钱的路子有很多,只有用心经营和真正具备能力的才能持续下去,任何事都逃不开浑水摸鱼的,你的价值在哪里,方向就在哪里。
我相信,未来肯定会是一个“超级经纪人”构成的世界,“社群”是这些超级经纪人孵化的母体,“价值匹配”是这些超级经纪人的职业操守,利用社交平台的红利,这些超级经纪人积累的资源、知识、经验等会帮助他们在“平凡的世界”内也能打造出连接价值,谁说,经纪人只属于大明星了?认可我观点的话,即刻起就培养一种资源整合意识,搭建属于自己的社群,他日成“财”,这篇文章的价值可能上百万,不认可我的观点话,看看你的周遭,上边说的小A、小B,是不是已经很多了?如果是的话,一定要三思。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
社群经济学:到了该为社群正名的时候了
爱盈利是社群媒体,讲述社群故事,传播社群理念,分享社群运营经验,探索社群商业模式。“150”是著名的邓巴数,即人类有效社交人数上限约为150人,“幂”指乘方。“爱盈利”寓意,社群能有效突破150的邓巴数限制。本文作者卢晓周,来源微信公众号性感营销。一....
-
社群运营策略之用户运营的新思路
社群运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互联网社群时代的兴起,作为同好同道人群聚集点的社群,在运营方面其实可以做为一个发力点。当你做用户运营陷入死胡同的时候,其实社群运营可以成为你另辟蹊径的一个新思路。社群运营,就是鼓励用户去自发组织社群,由官方给予授权、宣传....
-
支付宝方向从社群进入社交,这一步走的正确
对于支付宝来说,它既不是想做社群,也不是想做社交,本质是想做用户粘性。社群也好,社交也好,哪个有助于增强粘性和使用频次,它就会不断去尝试哪个。01微信的熟人社交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毕竟跟你竞争的不仅仅是微信团队,还有盘根错节的社交关系。即使是量级如支....
-
从社群起源看社群这个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得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隔阂,通过网络去交流、分享知识和信息,可以说,互联网建立起了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时代。人们在网上彼此交流分享,形成了具有相近兴趣和爱好的特殊关系,最终构成共同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情感。这就是如今社群的最初雏形,....
-
当新媒体遇上社群经济,有哪些运营思路可以借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许多我们曾经所认知的东西都在进行着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带动了社群经济的兴起。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统媒体开始、没落或转型向了新媒体发展,媒体公司以前是全产业链的,它制造内容,去获....
-
APP运营之社群运营的打法:引导、顺毛捋、反馈和活动
有个读者,很热心,问了一个关于社群运营的问题,虽然亮哥没做过社群运营,但实际上也有一些办法,可以供这位同学试试。问题如下:我目前是做家长q群运营,主要就是围绕群活跃,自己引导话题,发一下好文章,上传学习资料到群上,没人发言,还要我用小号发言,回答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