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流量生态方兴未艾!
此时,应该兴奋还是要冷静?
各种信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生产、存储、分发、交互。
我们总是试图用规律去总结,但是瞬息万变的业态,很难找到真正稳定的规律。我们只能尝试着用现象去解释现象。
既然变化如此之快,何不用慢去对抗。生存更久,更有可能抓住真正不变的核心本质。
上来All in 容易浪费钱,这是波波进场抖音2年的感受。
为啥波波有发言权?
2年时间,总共投入几千万,做了几个方向的额探索:抖查查数据(已成为数据赛道头部),还是直播带货(图书类目头部),投放(千川核代),还有DP(爱拍,短视频头部服务商,直播DP,跑了段时间),主播培训打磨了几期,逐渐优化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知识付费赛道正以副业的方式尝试。目前几乎大部分业务都是在路上,还没有到达回收的周期。
抢红利,抢进场窗口期,节奏是够快,可是有问题!很多赛道是需要精细化经营的,粗犷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
波波在这里建议:新手刚进场先以小步快跑(副业or预研项目)方式摸索,找对感觉再show hand!这样不至于把资源过早的耗尽,最终都没有验证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要先找到合理的变现商业逻辑,然后围绕商业研究引流。这样才有可能更早验证盈利逻辑,做到真正的从0到1。
一个赛道最难的不是玩法的掌握,而是竞争壁垒是不是有机会建立!内卷时期,竞争者就像发洪水一样,如果一窝蜂冲过来,高高的堤坝(行业竞争门槛)才能保住创业者的基本盘。
所以选赛道就像安营扎寨,要去内陆地区,远离风口(大波竞争者进入的方向)。做最小化的盈利验证,验证之后快速建立壁垒,不给竞争对手跑通逻辑的机会,才能避免无休止的入场抢夺者。
针锋相对的竞争,从来都不缺优秀的对手!
任何行业、任何赛道、只是早出现晚出现的问题。
挣快钱玩法,有点像游牧民族,趁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靠掌握新流量的速度快速掠夺利润,打完就跑,绝不恋战,绝不苦战。
长期价值经营,有点像农耕民族,自己种自己收,关键是要守得住,从而建立强大的帝国。建立好自己的流量根据地,才能靠这一基本盘去开疆扩土。
推荐算法有点像PC时期的门户网站,当内容少的时候,把优质的内容集中并推荐给用户,只是做了一些因人而异,同时从编辑过度到了智能算法。
一旦有机会内容井喷,任何流量入口都会过度到通过搜索去分发细分流量,只是好内容的评价规则(参照数据)一直在不断调整。
根据自身的变现能力,对生产内容的成本把控,才是持续经营的核心心法,暴力并不一定会出现奇迹!
如何能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是内容本身足够好,还是干预数据的手段高明,核心还是体现在对于评判算法的充分理解和应对之上。
获取泛流量,高频内容一定会对低频内容进行碾压。
获得高转化率,一定是同类内容最精准、最专业、最早触达。
盈利是第一目的,一定要爱盈利!
所有生意模式最终都需要用盈利检验。大公司盈利,是为了抢盘子,挡住竞争对手。小公司不盈利,可能就是被挡到赛道外面了,此时如果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没有意义坚持,尤其是寄希望在全新逻辑基础上面的情况。
一个全新的生态,需要足够长的观察期才能捕捉到真正的规律,做出经久不衰的盈利模式。
所以如何把握新的机会,不是逃避,当然更不是无脑all in,而是应该在危险的边缘一再的试探。
真正的机会到来,往往不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而是更有可能出现在不经意之间。
无法判断趋势的时候,也可以低成本跟随,在群体中避免单独的能量消耗,等待脱颖而出的机会。保持对数据的敏感性至关重要哦,
同时找行业里面专业的人交流,可以获取大量认知。同时找生态里面专业的团队合作,可以快速补齐差距。
本文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_^看君一篇文,胜读一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