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角度很多,不太好写,但是波波尝试着给大家讨论清楚,有点启发,还是老规矩,文末有专属资料包福利,不要错过!
这个话题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一直玩免费的同学,流量下降了,就会考虑尝试付费流量,但总会担心免费流量会进一步被压制。
而一直玩付费流量的同学,则认为,付费流量完全不会压制免费流量。不过仔细看下他直播间的流量来源,付费占比早已70%、80%、甚至到90%多了。
为啥没有人问,付费流量会不会被免费流量压制?^_^
我在群里统计了下,基本上玩付费玩透了的,都支持不压制的观点。
但是抖音里面的用户还有市面上遇到的品牌还有商家都是比较担心付费流量压制免费流量。包括我们家自己的卖货直播间,最开始从免费转化到免费付费结合的打法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负责人都会认为付费流量影响到了免费流量。
观点之一:压制是假象
来自王毅老师:我们都知道短视频流量和付费流量都比费的自然流量要精准得多,实际上当你付费流量占比升高或者短视频爆了,你就会发现你直播推荐这个渠道的GPM也变高了,有的直播间基本上会直接翻一倍,但是你算一下,你的直播推荐每个小时的流速却没有什么变化,有的时候可能还减少了,算一算直播推荐的流量占比肯定是低了,给到你被压制了的感觉。实际上压制是假象,而是那两个精准流量渠道起来以后,直播推荐的这个渠道的流量也变得精准了,所以系统没有必要再给你泛流量去浪费平台的流量了,池子变小了,要咬出水来,要求就变得更高了 。
观点之二:纯付费必要打压自然流
因为有太多的直播间,基本已经是纯纯的付费流量了。比如群里来自山东的个护大佬,100万精准粉丝,现在直播间如果不做投放,也就是3-5个人在线。但是只要拉开付费,局面就变成了下图这样T_T。
群内某大佬的单直播间单日消耗
还有不少人现在直播间都是这样,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付费打压自然流量么?
观点之三:压制与否分具体情况
不同的直播类型:单品直播间、垂号直播间、品牌自播、达人直播间、平播直播间等;不同的产品类型、不同的团队熟练程度、尤其是不同的主播类型、还有就是类目下面竞争的激烈程度;都会影响到付费流量与自然流量的分配。
还有人说付费流量占比超过40%会压制自然流,这个也是来自观察,并不是太严谨的定义。很多明星、达人直播间投流也很猛,但是自然推流更猛^_^
很多直播间因为开启了付费流量,直播人群更加精准,反而GMV和直播在线都起来了,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流量也明显好转了。还有一些短视频,付费砸到百万级后 半个月内每天会有1-5w的自然播放增加。投放过百万掉车,掉车后视频进入内容池子血洗,因为数值起来了,同时因为人群精准,还能带动转化成交,所以内容池子里面的泛流量视频根本不是对手。
有人靠付费玩好物号,8天砸出来了5个万粉好物号 之后全部玩自然 转化会比一般起的好物号好很多。这思路听起来好牛B,付费起号转免费打法!不过波波觉得理论上也是成立的,最优质的付费群体粉丝起盘就已经赢了。不过竞争激烈的赛道不适合,比如美妆,适合群体特征明显 又没有头部大玩家的赛道,比如:好物 、一些母婴品类、或者一些复购高的垂号。
波波尝试解释下,给点启发
波波想要通过一篇文章,把各种详细的情况讲清楚难度是非常高的,这其中很多要素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我就试着从底层的视角去解读下这一流量问题。
请问,自然流量来自于哪里?
短视频自然爆量,带来直播间自然流;
直播间停留互动等数据高,激活直播内容流量池推流;
直播间成交转化良好,也就是GPM高,激活电商流量池推流;
榜单、搜索、以及其他势能起来后的带动;
总结下,主要是来自于内容流量池和电商流量池,后面对应着内容部门和电商部门。而付费流量之前AD是来自于广告流量池,后面千川也是在打通内容池子和电商池子。
对于平台来讲,能用来卖钱的流量会越来越尽量去卖钱,这点是不可逆的。但是为啥平台还要给免费流量呢,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也就是,自然流量是奖励给谁的?不想奖励给谁?
内容流量池,自然流是奖励给产品本身有内容属性(好看、好玩、新奇特), 或者直播间内容属性做的很好的,比如主播有才、有魅力、或者有颜值。一些玩具、绘本、还有一些彩妆、服装直播间,属于前者。之前安安教练,包括近期的东方甄选属于后者。
电商流量池,自然流量奖励给电商指标,平台早期缺购买习惯的用户,所以会给直播间大量的自然推流,让有能力的主播去把这些普通用户转化成电商用户。哪个直播间转化效率高,平台就把用户都塞给哪个直播间。代表性直播间就是:陈三废、朱瓜瓜 。
后面,很多用户已经打上电商标签了。已经是优质电商用户了,你再想要这个用户,就得买了,因为有人出价买,你不出价,你就拿不到这个用户了。当然你有能力你可以教育新的,新的待转化的电商用户,平台还是会给你的。
到下一阶段,平台很多电商付费用户了,谁能把用户从底客单教育成高客单 我依然会给你,从新再来一遍。后面,还有谁能把偶尔成交的用户,转化成密集成交的用户,平台还能给你推,只是能力指标要求一直在升。
那么压制说法,怎么理解!
其实就是,针对内容型流量池的逻辑和针对电商型流量池的逻辑,运营策略不一致导致。以前靠别单停留,搞得直播间很热闹,在线千人,但是,突然转化成付费流量为主的投流打法,因为来的用户更精准,导致,不墨迹直接买,卖完就走,主播也不能再用大量时间去憋人气了(因为节奏太慢,影响成交转化),导致直播间在线互动等数据下来了,影响自然推流。
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要不要走这条路,核心还是看哪种方式的ROI高、流量更稳定、还有就是是否支持进一步放大。
下面放福利时间:本次给大家提供一个福利包,包含:直播策划流程,数据记录复盘表,直播间人员分工、直播设备采购建议,主播能力薪资表等资料。祝大家直播带货风生水起!
关注公号,转发本公众号文章到朋友圈或者相关群里
然后回复:“资料包” 即可获取
本文完,关注波波下篇更精彩!
最后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支持下
关注波波下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