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所要求的是快速迭代产品,从而找到精准用户,在迭代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去应对需求变动和技术开发?
创业公司所要求的是快速迭代产品,从而找到精准用户,进而开始谋取商业利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容易理解的流程(实际上情况要复杂的多),那么便来说说这第一步的操作,在迭代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如何去应对需求变动和技术开发。
企业情况
创业公司当中,是独裁还是群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心情,每个人对于公司的产品都有1-10分的看法,这里的看法指的是员工对产品的认可度。有些人进来只是抱着看看的心态、有些人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有些人是做事的心态、有些人可能只是混日子的心态。毕竟,对于创业型的公司,能招到个差不多的人也是很难的,招到愿意接受低工资还愿意不断加班,保持产出的更难,招到认同企业文化并愿意与之奋斗的(精神层面),难上加难;所以,在创业公司,要想完成一件事,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整体情况,分清楚哪些人可以做什么事情,并保证这些事情能够执行下去。
需求来源
需求来源于老板、总监、(用户反馈)、产品经理、同事(前面说了,在创业公司的员工的心态,以及对产品的看法)。
老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一个走向,但是当老板对于产品都没有一定的把控,并且由着自己的感觉来安排工作,那可就要十分当心,老板的点子是找到了社会上的一个需求,可是在实现的过程中经常会变味,那么这些需求就变得十分鸡肋,首先便是要将老板的需求放在最上,并找到理由来证明需求的真假。
总监的需求,几乎每个老板都会有几个合伙人,总监往往承担着产品的走向,就好比掌舵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的需求往往更加贴合实际,能够切中问题的本质,但总监也不一定是对的,尤其是创业公司,一个牛逼的总监可以从“点”推测出“线”甚至推广成“面”,俗称“见微知著”,而一些可能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对于总监的需求,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方向,但是要将这些需求完善,达到一个可以执行的层面。
用户的需求,不是我说用户需求不重要,而是创业期用户对产品的改进真的没有那么大,对于他们的需求,既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全盘接受,合理的去安排一部分的实现要根据用户的群体来进行划分。
同事的需求,每一个同事都代表着一个用户,一个不经常使用却实打实的用户群体,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收集问题、看待问题、发表建议,技术说这样实现用户根本不会去使用;运营说,做了这个才能让用户用的舒服;交互说,这样的操作根本是反人类,要这样设计;测试说,哇这样问题真的好大。
产品经理是要根据他们所有人的需求,汇总整理,然后根据公司的情况、软件的核心、团队的水平来对需求进行分类划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去安排工作开展。
需求变动
上面已经说了需求的来源,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变动需求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却是十分不好的一件事),改动一个需求可能会延长技术的开发导致前期工作白做、或是将现有的需求砍掉、甚至延长开发周期,总之一句“很难受”,可是偏偏就得这样,你又没有办法,因为这些每一次变动都涉及到了用户(多说一句,不管怎么撕逼,只要搬出来用户,那就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好比搬出了天王老子来),谁能“更”代表用户,谁就占领了主动,所以往往技术同学在这里最吃亏。
一个好的变动,在开发初期,制定的需求,经过需求评审可以通过,每个人也照常执行,但在当前版本中,一些需求没有满足用户(不好用),或是核心用户群体产生新的需求、或是产品的某个不起眼的功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时为了保证用户的增长,变动一些不重要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
一个bad变动,某些人异想天开,说这样可以可以,所有人脑子一热,都觉得可以,于是乎涛涛声响盖住了涓涓溪流,原本的计划走岔了方向,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如何保证需求变动兼顾技术开发
数据说话,哈!但是没有数据,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锯箭法”,箭扎到了肉里,先把外面的杆给割了,留个箭头在里面。一个需求往往带动很多需求,求其一做之,并保留剩余。同时告诉需求来源,你看我已经做了最核心的了,再告诉技术,你看他们要求这么多,我应经帮你们挡下来这么多了,只要这一个开发出来就OK,所以安心干,我这边尽量不去干扰你们。
第二,去发现问题本质,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时候,你要比别人先行一步,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即使他是有错误,也要拿出东西来证明,无论是给出数据还是给出一个MVP(最小可行产品),让他们意识到实际的情况。如果要照旧执行下去,最终的锅还是要产品来背。
第三,考虑技术实力,创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般有一个牛就很好了,多数只是才毕业的大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实现最基本的功能,想要跳多高,还要看看脚底下踩得的什么,而技术就是这块基石,特别的功能技术也会很懊恼,多次变动需求,最终也会逼走一个又一个的开发,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开心的工作
最后,产品经理就好比一个阴阳,此起彼伏,而你要做的就是一个平衡。发现问题是一个产品经理成长的过程,错了不要紧,不管是到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会给你错的机会,只要你不怕出错,有改进和改正的能力,下次想法就会更加成熟。
记住,创业公司在最终只能有一个声音,如果有两个声音,那么必然会消失一个,所以在自己还没有到达那个位置之前,多学学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适当的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这样才能在一个时期,一鸣惊人。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
从银行端视角说说支付、结算、清算: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方支付似乎早已成为市场热词,当广大人民群众都知其然的时候,这里想从银行端的视角来梳理梳理支付、结算、清算三姐妹的关系,在屏蔽相关细节、抛弃学院派的严谨的同时,试图用推测来还原我们在摇一摇、扫一扫背后大概的故事。故事不够推理来凑的同时,有跑偏的地方....
-
一线调查:一个突然兴起的市场——车主APP
从前在PC时代,汽车之家和易车等垂直门户类网站,立足汽车购买前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几乎大部分解决了人们去4S店购车时候对于车本身比较选择的信息需求,以致于潜客到店就是了解营销服务类信息并完成实际购买。移动端兴起后,这些门户网站的移动转型,基本还是围绕....
-
成天画原型,你真的把原型用到位了吗?
带你梳理原型设计的优势和不足,不再盲目画原型。现如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产品公司能够完全不采用原型设计。原型设计的必要性已无可非议,如何充分利用原型设计的优势,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一、原型设计的简单回顾首先,看一下基本的产品阶段:产品阶段的流程....
-
iPhone X真机上手 你想知道的细节这里都有
正当iPhoneX陆续发货之际,我们提前拿到新机过了一把瘾。代表苹果未来10年的iPhoneX究竟是什么样子,话不多说,我们一睹为快:iPhoneX边框采用外科手术级不锈钢材质完全防水、防尘,机身背面与iPhone8相同为玻璃材,银色相当美貌,不过竖....
-
敲黑板,划重点, 一起聊聊App的年度成绩单!
2017年,感怀过去,希冀未来,我们携带硕果累累的App年度榜单,与您分享。新进榜单的App中,综合全年数据来看,活跃用户规模增长最明显的是中文书城APP,凭借多年来原创内容及版权的积累,中文书城APP2016年用户规模从1月的44.74万增长到12....
-
移动应用广告之商业变现的实现策略
从事移动广告商业变现多年,总是觉得产品与商务的同事是一对“欢喜冤家”。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关注用户体验最优是无可厚非的,但“养家糊口”的问题关系着我们的生存。其实两者并没有那么根本地对立,只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目标和相对协调的方法。01概述端午节期间,又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