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不像Java、c++那些计算机编程语言,它不是硬通货,没有固定的答案解释什么是运营,没有哪套运营模板能让你100%完成某个项目的指标。
不过,拉新、促活、留存——互联网运营三部曲,已经是业内普遍共识。
除此之外,小公举多次提出过互联网场景运营这个概念——
- 在某某时间(when)
- 某某网页(web page)
- 页面上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
- 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欲望(desire)
- 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进行一件事。
也就是通过一些策略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达到推广活动/产品的目的。
接下来小公举讲解几种常见的策略,适合公众运营、文案策划、活动推广和营销人员学习。
一、制造价格锚点
我们在为某个商品/服务/产品定价的时候,经常会犹豫不决。
其实在营销学里有一个策略——制造价格锚点。
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适合。价格锚点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
1、避免极端
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
- 我有一款1000元的电视和一款2000元的电视,怎样让用户去买2000元那款呢?就再推出一款4000元的。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心理会过滤掉极端的选项。
- 在我的印象里,经济学人杂志有个广告,100元订电子版,150元订纸质版,150元订电子版+纸质版。结果表明第三种选的最多,其实前两个都是诱饵。
2、权衡对比
当人们无法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大家会选择一些同类型的商品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围绕这个点,小米的定价策略是这样的:
- 小米Note顶配版2999元,对标3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 小米Note标准版2299元,对标2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 小米4是1799元,对标1000多元其他品牌手机
- 红米Note899元,对标1000元其他品牌手机
小米就通过这种方式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加速抢占了各个价位档次的手机市场。
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
比如,出差这酒店,房间上网资费是
- A.80元一小时
- B.120元一天
此时B选项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让你做出A选择。若A选项单独存在,大家都会认为很贵,不划算,而放弃上网。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广告语,“只需要请朋友吃一顿饭的钱,就能XXXXX”,也是制造价格锚点,诱导用户付费。
二、制造对比,证明产品好
不管出于道德还是广告法,我们都不能贬低同行。但可以适当的太高自己,制造对比,出现优劣感,证明你的产品好。
比如锤子手机——
证明我是世界最好的,逐渐变成证明我是东半球最好的,虽然现在变成我是中国最好的,但还是最好的啊。。。

比如小米手机——
40道工艺制程,193道精密工序。将产品的制造过程量化,证明产品工艺很过关。

比如最生活——
前两天因为“G20同款”开撕网易严选的最生活,在毛巾广告里暗示用户,用料来自于长绒之乡阿瓦提,证明毛巾比其他商家的好。

而京东上某款日本的长绒毛巾,广告语是“土库曼斯坦棉”(这是什么鬼),对比后,用户觉得最生活的毛巾品质更好。
三、让用户避免失去
这个点注重——「不失去」
在用户处于安全情景时,给用户制造危机感,告诉他不使用你的产品会失去些什么。
比如:
- (推广旅游产品)夏季不去青海湖,就看不到最美的风景了。
- (推广减肥品)再不减肥,就会被老公嫌弃了。
- (天猫双12某商品)再不出手,就晚了。
之前有一家做商标业务的公司打电话跟我说,有人在抢注你公司的商标,你再不注册就可能失去该类商标的名额了!
当时弄我怪焦虑的,第二天就去他们公司了解了情况,后来付了2000元,注册了个商标。

在文案里适当使用这种方式刺激用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让用户产生幸福感
这个点注重——「能得到」
制造愉悦感——
知名的护肤品牌SK-Ⅱ有一款商品,叫“前男友面膜”。
意思是如果要见前男友之前就敷一片,包你水份充沛,胶原蛋白满满,毛孔细致,美的像天仙,气死前男友,让你产生愉悦感。
制造幸福感——
Darry Ring戒指最近几年非常火,这和它始终不变的广告语不无关系,“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
男士买了DR送给未婚妻,证明是第一次买,证明是真爱,让未婚妻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幸福感。

让用户觉得赚到了——
这个策略大家都懂,无非就是买一送二,满199减100,让用户觉得赚到了。
京东这几天做的全民年购物节,首页两个banner都是这种策略,简单粗暴有效。
五、唤醒追求
摆脱现状,唤醒梦想——
比如小公举去年策划了一个招聘广告“说走就走的工作”,提供一份意大利的新媒体offer给大家,让大家追求更好的人生。
24小时内收到了500条回复,200份简历,约100条评论,算是策划成功了。
摆脱庸俗,追求个性——
比如最近几年非常火的原创设计品牌“江南布衣”,是CELINE 和 RICK OWENS 还有山本耀司的合体,天猫和官微文案都是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性冷淡风。
JNBY的目标,就是推广给对舒适度和美感有追求的用户(实际上就是喜欢轻奢的小资用户),倡导更好地设计,更好地生活。
比如知乎的广告语,追求知识——
六、制造画面感
比如香飘飘的广告词——
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三亿多杯,能环绕地球一圈,连续七年,全国销量领先。证明买的人多。
比如恒大冰泉的广告词——
世界三大好水,我们搬运的不是地表水,是3000万年长白山原始森林深层火山矿泉。证明水源优质。
通过这两个广告我们发现,可以借用其他事物比喻或形容产品的特点,前后呼应,制造画面感。
比如:
- 华硕品质,坚若磐石
- 比羽毛还轻的长绒
- 运营总监都在关注的公众号——91运营网
七、环境绑架
提示用户处于某种环境,给出解决方案:
- 你的周围全是雾霾,买一个防霾口罩。
- 你喝的水全是杂质,买一个净水器吧。
- 你每天住在大都市,去一次深山徒步。
唯品会首页的banner——夏之美履,你要get的时髦套路。
告诉你,在夏天你应该穿搭什么样的衣服鞋子,打扮成怎么样。
比如宜家家居的广告——我/改变不了孤枕难眠,花¥99成双成套。
孤枕难眠是个成语,形容人夜不能寐。用这个成语告诉大家,睡觉时最好用两个枕头,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而花99元就可以在宜家买到成双成套的枕头和被子,睡得更舒服。
作者:运营公举小磊磊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
艾媒发布手机应用商店报告 应用分发走向寡头时代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Q3中国手机应用商店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各大手机应用商店的使用率和知名度进一步拉开,第三方应用市场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第三季度以来,社交分发正在成为移动分发新趋势,而在苹果AppStore带动下,中国移动应....
-
微信和支付宝的小程序之战何时方休?
一边是拥有海量C端用户的高黏性服务内容化的微信,一边是拥有强大B端客户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支付宝,小程序的战火愈演愈烈,不知几时能休。2017年9月20日,继微信小程序发布8余月之后,蚂蚁金服集团也宣布支付宝小程序面向用户开放公测,微信和支付宝的小程序之....
-
渠道失诚信用户黏性下降 手游渠道酿巨变
进入2016年以来,手游市场在CP们的叫苦连连中,我们也隐约看到了手游渠道的诸多负面消息。有消息称,进入一月以来,个别大渠道开始拖欠CP分成款项,而这种拖欠目前已蔓延到了多个渠道,面对渠道的拖欠款项,很多业内人士不禁要问,渠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根据爆....
-
知识付费产品,爆款APP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金钱......这些说明知识是有多大功效,但是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似乎成了人们肉眼可见的事实。当人们越来越推崇知识的时候,知识付费也成为人们越加能够接受的事情。知识创业也成为越来越来成为人们选择的创业方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知识....
-
创业者可以向投资人透露哪些信息?
原则:不要让投资人怀疑你的能力,不要让投资人怀疑项目的前景,不要提出投资人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本节主要列举那些最好不要向投资人透露的信息,除此之外请酌情。当然,只要关系好,无话不说也是可能的。技术细节:商业模式可以知根知底,技术细节实在没必要。假如....
-
案例解读:三类移动社区产品解析
每个产品经理都有一个社区梦。社区是一个增加产品用户黏性的好手段,但是很多产品在自己产品的第x(x1)个tab页加上了社区的功能,也做了相关的运营,却发现对产品的黏性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为什么呢?笔者之前做傲游浏览器的社区运营,主打方向是寄希望通过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