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社群的概念爆红之后,大家都纷纷去研究社群怎么玩,怎么拉新,怎么变现,但是整体运营的思路还停留在流量思维,喜欢贪大贪多贪快,省事省时省力能变现。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在社群这条道路上探索之后,开始出现了一些社群培训课程和社群运营大咖教你如何爆粉千万,如何社群变现,如何社群裂变,如何社群运营等等...
但是在做社群运营中我们发现,碎片化场景在这里发生了作用,很有可能用户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用户每天接受的海量信息是很惊人的,他们的记忆也许对你只停留3秒钟,在这3秒里你不能成交他,以后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所以,社群不需要运营,需要人格品牌化运营,用我们的势能差占领用户心智并让其快速买单。但是,在社群运营中,如何去激活用户参与感呢?

社群运营的三个基本点:
1.IP化:让用户记得你
2.强用户运营能力:与用户打成一片
3.场景设计:让用户“触景生情”
一、IP化:让用户记得你
人格IP化:社群运营大多数失败是因为没有一个人格化的意见领袖存在,在社群早期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精神领袖载体吸引种子用户以及前期的运维工作,有利于社群延续生命和用户的注意力,如果自己不是意见领袖,可以借力,对于社群早期运营是好事儿,如果没有就安心做好服务一步步来;
内容IP化:一直跟大家强调持续性内容输出,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是随便瞎写,还是千篇一律?显然不是,是垂直细分到特定领域,比如青木老贼只聊社群,这就是社群定位,那么你呢?旅游达人?健身达人?购物达人?选好自己的内容定位,然后下一步就是不断雕琢细分你的内容并持续性输出就好,长期做下去,就会在用户心里留下一个内容标签;
服务IP化:很多人在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都是有样学样,比如别人线上做分享他也做,别人做线下活动他也做,做着做着发现大家都同质化了,开始走套路了,然而用户却无感了,服务IP化就是告诉你,在充分利用数据对用户进行行为、习惯、风俗、爱好等调研之后对用户有一个清晰的用户画像,再辅助上一些服务手段去服务用户,而这样的服务必定是差异化个性化体验多元化的;
场景IP化:场景分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在线上我们的内容需要分发到各个自媒体平台,我们的表达方式有图文、音频、直播、短视频,我们语言、表情、着装等身体语言向用户传达信息;在线下我们在固定的几个地方举办活动,与固定的合作伙伴一起玩,举办固定的活动类型等等;这两种场景都属于跨维度跨屏跨空间的方式切换场景与用户社交并最终让用户记住你;
在社群搭建早期做好这几个IP化,我相信你的社群根基会相对其他社群会稳定的多,未来具备IP化的社群都是具备部落化基因、IP化链接的社群,这样的社群才是有价值的(比如:罗振宇、罗永浩、雷军、吴晓波、李善友、杨石头、宗毅、秋叶)。
二、强用户运营能力:与用户打成一片
社群亚文化
很多人理解用户运营这件事儿是提供公司的产品服务(打折、促销、优惠券)、不定期的社群分享和线下活动,让用户当傻子在那等着拿你的免费福利,听你的免费干货,参加你的免费活动,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从很多企业家或者社群负责人口里得出的答案是用户在特定区域待着看社群发起方在那“跳舞”,至于这“舞蹈”好不好,用户也不评论,反正有红包抢,有福利拿,一度让社群主陷入自嗨状态而且根本停不下来,误以为这就是用户运营,但慢慢的会发现尽管这样讨好式服务也不能得到用户持续性的注意力,过一段时间社群就陷入沉寂;而类似早期小米这样的玩法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线下活动组织、智慧共享,让社群活力充分激活等;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用户运营其实就是和用户打成一片,要想提高用户参与感就必须主动赋能用户、智慧连接、行为链接、提供参与链接方式、创造新价值,增强用户成就感和荣誉感,继而会产生归属感、参与感。
三、场景设计:让用户“触景生情”
场景设计
场景在社群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社群在运营中突然沉寂或者最终无法变现是因为没有进行场景设计,可以简单的设定一个公式:社群变现=社交场景+营销场景,很多人都说现在电商叫社交电商,其实更加明确的说应该是场景电商,比如秋叶大叔变现=公众号互动+网易云课堂、宗毅大观变现=环球80天+裂变式创业、罗辑思维变现=每天60秒+得到、吴晓波频道变现=吴晓波频道+每天听见吴晓波,用户只会为特定的场景买单,不再为单一的产品买单;让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景生情”是每一个社群主需要做的事情,而场景又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接方式串联而成,如何塑造一个场景在当下社群运营显得至关重要。
经历上次社群小实验之后,我对社群运营的总结是,不在乎用户的流失,只在乎能一起参与创造共同的故事,运营方式应该点对点连接或服务,用户运营不再是单一方向服务,更多是贴心式陪伴。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
开屏跳弹窗:强拉硬拽背后的缜密谋划
编辑导语:我们经常在进入或者浏览某些产品时,会收到一些弹窗提示,我们有可能会被弹窗所吸引,也有可能会对它产生一点抵制情绪,对用户来说都是会影响体验的;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开屏跳弹窗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很多时候,当我们刚刚点开某些产品,立刻就有弹窗....
-
如何准确挖掘用户需求?
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怎样才能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
-
朋友圈集赞引流套路揭晓:如何让老用户带来100倍裂变效果
一篇文章了解朋友圈引流的底层逻辑。众所周知,微信有很多流量洼地,公众号、微信群、小程序、朋友圈,每天都要从它们身上获得流量,实现用户增长。请问,它们中的哪个属于真正的流量洼地?答案是朋友圈,因为微信的10亿用户里,有7.5亿人每天都会观看朋友圈,这么....
-
如何解决社群的拉新,活跃,变现这三大核心难题
每一个风口来临,都会吸引一批人前来抢占,社群作为时代的新风口,不少企业和创业者都将目光瞄准了社群并且进行了布局。很多人都把罗辑思维的成功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然而,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自媒体人罗振宇罗辑思维的成功的背后是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每周一期原创高质....
-
关于用户转化,给你3个提升转化的策略
本文由同道吕天亮投稿于爱盈利网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很多人会以为只要用户注册了就是我的用户了,往往只关注了用户增长,却常常忽略了用户转化,所以将大量的成本放在用户获取上,而用户转化被忽略。一、什么是用户转化转化是用户按照你所规定的生命....
-
从用户体验五要素入手,解读产品经理输出产物
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中少不了和技术各种交流和探讨,如何做到有理有据并确保技术理解透彻,这很关键,下面,我将用户体验五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产品各阶段的输出产物到底是什么,并如何传达给技术。产品经理每天少不了的工作就是和技术人员各种撕,可能的原因:技术对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