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篇—
1)玩命在短视频创意上面,画面上面,投入时间精力; 2)天生丽质、天赋异禀、有童子功,抖音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优势放大; 3)利用干预数据的方式(骚操作)影响算法对视频质量度的判断薅流量; 4)蹭热点,甚至过度解读;标题党,夸大事实;利用反差做视觉冲击; 6)亏货,上福利,换取完看、停留、成交,激活的电商推流; 综上所述免费流量也不是白来的,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成本不低! 平台长期发展肯定不允许你用很低的成本获取到太多优质的流量,这样谁还会买付费流量给平台赚钱呢?给你免费流量一定是平台换到了其他珍贵的东西,也就是你的隐性付出。 所以做付费流量未必是投产最高的商业模式,往往比做免费流量能够能早的稳定营收。 不是让大家傻花钱,乱花钱,而是尝试找出,可以用最小成本带来最大收益的:受众人群、产品类目、定价逻辑、商业IP、短视频素材、直播话术与形式等。 从而得到稳定的流量来源。投放成本主要来自于同行竞争,蓝海赛道、小众品类争抢不激烈,不需要出价很高就可以拿到优质流量。 但是竞争激烈的赛道,大家产品雷同,用户群体一样,就会在投放素材、出价、各种精细化的策略上去竞争,对玩家的能力要求也会更高,所有的能力维度,就橡木桶效应,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不能以短期的ROI,决定要不要放弃做付费流量。应该在维持基本投放量级的情况下,逐渐掌握调优的能力。 eCPM(Effective Cost Per Mille),每一千次展示带来的收入,常用来衡量平台的盈利能力。 GPM,指一千次曝光带来的成交金额,常用来衡量直播间的卖货能力。 GPM高会明显影响电商自然推流,因为在所有影响电商推流的因素里面,高成交金额的权重是最高的。 如果付费带来的千次曝光GPM值高,就不会影响直播间的自然推流,如果付费拉进直播间的新粉短期成交不好,有可能拉低直播间的电商自然推流。 所以有些之前免费流量玩的好的直播间,刚做付费流量的时候反倒ROI明显降低。但是如果不做付费流量,随着平台逐渐收紧当前类目的免费流量,盘量也会越来越小。 所以要么就起新号的时候带上付费,如果是免费流量大号转型前期不要太猛,少量上付费的弹药,让子弹先飞一会... 为了能够稳定得获取流量,应该主要围绕付费流量建立商业逻辑。将日耗多少定为整个团队的运营目标。短视频、直播间皆为付费流量的投放素材。 日耗10万,几乎成为一般类目的头部玩家,成为平台的甲方,所以应该成为大部分付费流量玩家的奋斗目标。 卡直播广场、ab链、虚假憋单、福袋留人、砍价剧情、各种激励... 都能瞬时明显拉升直播间的流量或销量。但是迷恋甚至是将骚操作视为唯一的运营技巧,结局不是被处理就是一波流。 真正长期持久的是流量承接转化力,考验的是产品、主播、场景、话术等硬功夫。在硬功夫稳定的前提下,骚操作配合偶尔使用,有奇效,可以极大节省付费成本。 1)框架返点,季度后返,保证金交1%,500w 起签框 返点是1.7% ,750w 1.8%,1000w 1.9%,2000w 2.1%,3000w 2.2%,5000w 2.4%,7500w 2.5%,1亿 2.8%,2.5亿 3.3,5亿 4%,7.5亿以上4.4%。 (动态调整仅供参考) 平台不鼓励代理收量,一旦发现惩罚比较严厉,所以一般的收量都是由二代完成。 07 不同阶段的投放策略不同:冷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 成长期: 转化率拉升、定价给力、活动促销;(总预算50%) 成熟期: 成交数量、老用户复购、客单价拉升;(总预算30%) 为什么针对相同素材要多上投放计划,甚至要多账号多账户投放,因为有可能初始测试的流量质量不同,导致测试eCPM的结果不同,最后同样素材、产品、定价跑出不同的结果。 小团队低循环多用dou+和随心推,相当于开自动挡的车,简单可控,没必须要太扣细节,有效就行。 越大的主播专场或者品牌专场,越需要千川和高效明确分工的团队保障,因为每一个过品的环节都需要细节到位,拼的就是细节。 相当于赛车手+团队挑战方程式,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影响最终整体成绩。 初期的账号因为砸了足够的钱,才换来一定的曝光和成交。 之后要试着把投流成本降下来,以此来增加利润。降预算的幅度一般不超过 10%,因为预算一下子降太多,会导致数据下滑严重。当发现数据太差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预算回血。 短视频图文是推给喜欢短视频图文下单的人,直播带货人群是喜欢在直播间成交的人。 如果只投直播间成交,用户要看投放视频,感兴趣,点进直播间,然后成交,如果一个人没有从视频点进直播间习惯的话,是不会推的。 根据本厂直播的运营目标来定,新粉需要准备一些福利品尽量缩短成交周期,老粉要准备好主力品,例如高客单的组合套装。 短视频可以起到种草的作用,降低直播间主播的承接难度,尤其适合新奇特的产品,有品类红利的产品,利于演示的产品。 实时性内容比较强的直播间适合直投,比如超级大专场,明星网红直播间,互动性强的直播间,不擅长生产短视频的直播间。 要时刻通过直客和同行圈子了解某个赛道某个品类头部玩家的日耗,以确定自己的出价是否有竞争力,还有就是判断是不是该放弃竞争寻找新的品类或者爆品的时机。 很多投放大户做千川,不选品,只抄品,不做创意,只是模仿你的投放素材,然后通投拉满,做最高出价,只要不亏就会放量猛投,实际上他只需要赚千川的返点钱+直客的框架政策。 因为规模效应,全年投放流水过10亿,几个点就是几千万利润。很多纯靠选品的中小千川玩家赚钱机会仅为1-2月,注意把握好进入和跳出的节奏。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黑牛短视频 干货星球 获取更多干货~
上一篇 抖音电商的本质:产品>形式>内容
破亿GMV背后的抖音直播干货分享,值得收藏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5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编者按:作者上一篇《某智力共享平台产品之我见》交代了整个产品的背景,这一篇总结了实战中的经验,对于即将入职大型toB公司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有一定参考意义。写这篇文章的动力起先来自于群里交作业的压力,不交就被踢了,你说多恐怖!之后在过程中感觉到写文章....
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Google推出了PlayGamesPlayerAnalytics免费分析服务。这一服务旨在通过对用户游戏产品的分析给出调查报告,通过检测内购购买情况、游戏留存、资源获得和花费节点等用户行为,帮助开发者解决运营难题,从而提高游戏收....
手机游戏紧跟假日消费潮流。羊年春节期间,各类羊主题游戏风靡手机应用平台,但随着春节假期的过去,这些游戏也迅速被打入冷宫。纵观这些游戏的特点,不难发现大多是披着羊皮的旧游戏卷土重来,折射出国内手游市场同质化严重、内容创新度不高的困境,也因此导致了手游市....
快手3亿日活,抖音4亿日活,短视频的沉浸式体验占领了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微信尽管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拥有11亿用户的超级app,但用户的时间总归是有限的,被抖音、快手抢夺用户时间,腾讯的危机感和压力已经很强了,但显然在短视频这块一直都是腾讯的心病。早在2....
引言:自2010年12月知乎创立,到如今第9个年头。知乎与这个世界,微妙的对峙过,并因对峙而获得馈赠,也在馈赠中妥协,在妥协中崩坏。当知乎早已风尘气息渐浓,最早的那批用户也只能挥手散场。本文来源丨公关之家,作者丨404号房客文章来源:用户投稿自201....
当前抖音流量越来越卷,大部分的商家流量下滑,很多不挣钱的玩家苦苦支撑。还有出路么?T_T直播电商生态,发展到这个阶段是必然的,后面的路也一定会有领军的电商人,找到新的出路。波波也会继续尝试以小干货文章的形式逐渐解构破局之道。今天的文章,出自千川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