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个新领域,前辈未立山头,后辈还未发力,稍稍拿到一些成绩,走到半山腰以上,便可以迎风呼喊,代表行业发声,借势借力自称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 这就是新领域带给年轻人的机会,我在和前IDG副总裁谢总的访谈中提到“年轻人最快的上升通道就是找到低成本杠杆”,这样你才有机会在某个领域与比你高几个梯队的前辈们平等对话,从而倒逼自己进步,实现非线性成长。 表达者的红利从未消失,我依旧认为个人IP是最大的低成本杠杆。 01
我理解的个人IP
21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 《遍地垃圾——说的就是抖音知识IP》 ,核心观点是吐槽了当时IP们的现状,以收割和加盟为目的的浮夸,包装大于实际,收割大于表达,甚至是弱监管下的畸形价值观的厚黑学授道。 很多时候为了流量而牺牲太多,时时刻刻眼睛里都充满了精神病般的狂热,误让人感觉每时每刻都在被神秘的力量支配亢奋,被打鸡血,我想这不是表达者想要的。 个人IP这个词太大了,IP很难打造,不仅仅需要实力,还需要借势加恰到好处的运气,我更喜欢用表达者一词来概括当下的个人IP。 内容载体甭管是文章、短视频或者是朋友圈,都会把我们的单位时间永久性复制,别人了解你的途径,就是通过这些过往的表达。 而表达的第一目的,一定是吸引“臭味相投”的同行者,因为表达你被认识,持续的表达你被熟知,进而被“中意”,与用户之间成为隔着屏幕的老友,先老友后生意,核心是积累信任资产。 既然是积累信任资产,那么就应该真实地表达,不要哗众取宠,不要为了流量而流量,回归第一性原理,用最真实的状态、想法、思考来链接臭味相投的同行者。 因为有表达,所以被了解,像似躺在朋友圈里多年的老友,时间越久老酒越是醇香。 所以,为了流量的哗众取宠已经违背了第一条原理,当下的IP们惯用的方法,是扒开创始人的过去,聊经历,聊坎坷,聊苦难,聊遗憾,其目的就是给读者呈现“真实的人”,让隔着屏幕的出镜人变得“有温度”。 只不过这种裸奔式的剥茧抽丝需要巨大的勇气,喝醉酒才会袒露的心声,隔着屏幕一个话筒就讲了出来,讲轻了没效果,讲重了显矫情,难搞。 在社会关系的价值网络中,评判影响力的其中一项指标就是被多少人熟知,被熟知就会成为网络关系的节点,被熟知的越多,节点也就越多,从而因你参与的关系网络也就越多。 而我们与其中的节点关系越深刻,同一网络下,节点与节点间的水平越高,质量越好,则会代表原节点的价值越大,而快速建立网络的方式就是“发声”,把自己的节点质量无限拉高。 所以,表达者的红利从未消失,做人可以“不响”,做事必须“发声”。 每个领域都不缺高手,只不过多数高手都是隐形人,可能性格使然亦或想法不一,他们的沉寂给了发声者机会,儒家文化熏陶下,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韬光养晦”,闷声不响被称之为智慧。 “满招损,谦受益”,也是在传达类似的思想。为人处事可以,但是在当下碎片化的爆炸信息时代里,发声者要跳出原有的怪圈,因为这是为数不多的低成本杠杆。 走进一个新领域,前辈未立山头,后辈还未发力,稍稍拿到一些成绩,走到半山腰以上,便可以迎风呐喊,代表行业发声,借势借力自称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 单一领域的专注和成绩是入场券也是敲门砖,借力局部优势,与整体优势领先的前辈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先贡献自己的价值,然后在其他领域向前辈讨教,倒逼自己进步,进而实现非线性成长。 02
三条内容准则
真实表达不代表完全忽略流量,而是适应不同平台的“语法”,根据不同平台的语法做内容,总体而言有三条准则,供大家参考。 举个例子,炒菜该不该放盐?这是定性问题,约等于判断题,谁都可以掺和一句,定性问题的特点,听着不累,用户津津有味能听懂。 至于放几勺盐?这是定量问题,约等于填空题,定量问题就复杂的多,要判断锅里有多少菜,炒的菜食不食盐,手里的勺子有多大,门槛高听着累,用户也难掺合。 战略是定性问题,对与不对,认同与不认同,判断题很简单,用户听着也很嗨,同时收获了谈资,收获了之前侃侃而谈缺失的信息,同时还丰富了自己的社交货币储蓄。 战术是定量问题,战术就牵扯到实操或者纯知识领域,战术本身是枯燥的,讲小马哥的发家史远比讲小马哥怎么学习代码更引人关注。 广传播还有效的输出逻辑: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宽进,是指选题和开头提及的人物、物品或事件有足够宽泛的受众,前端的受众广了,降低爆炸信息被埋没的机率,保持破圈和出圈机会,起到外行看热闹的作用。 窄出,是指落脚点和阐述的深度可以秀肌肉,让内行知道武力深厚,有种正着念是打油诗,倒着念是七言绝句的意味。 这是讲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毕竟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无法逾越知道与做到的鸿沟。但是知道鸿沟在哪,总比一叶障目强,先埋下种子,时常浇水,时候到了,种子自然会发芽。 热点型是借流量起势,我们所熟知的多数表达者,破圈的时间节点多数都是基于热点发声,然后被看见。 被热点吸引,然后用户开始翻看过往的输出,判断是否臭味相投,相投的留下,不投的拜拜。 所谓的粘性是作者的态度,态度越明显,臭味相投越明显,反之越弱。 人设型是原生感展示自己,回到第一原理,表达者积累的核心资产是信任资产,所谓的人设就是展示自己的真实状态,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与用户的距离远近取决于有多大的勇气卸掉伪装。 先老友,后生意,信任资产最珍,而信任源于持续不断的输出和时间的沉淀。 专业型是在特定的领域秀肌肉,特定领域的领先是局部优势突出的条件。 平衡三者的关系,当然可以聚为一体,能力不同,选择不同。 03
内容的容器
选择去表达,有行动就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而后才是优化,先完成再完美。 潘乱老哥之前讲过“内容的容器,大于内容本身 ”,我深有体会。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人的口中讲出来份量完全不同,而表达者建立个人影响力的另一层目的,是不因容器而影响内容本身的份量。 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容器,内容的载体也是不同的容器,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不同的载体影响不同的人群,一类载体驾驭后,要扩充内容载体,把价值利用到位。 一直在讲黑牛要去做抖音,但是每一次都是浅尝辄止,事后分析只有两个原因:不坚定有退路;没有找到自己舒服的表达方式。 上次和约翰啥都懂喝酒,约翰递我一锦囊,锦囊妙计是 “锻炼自己的镜头表达的有效办法,先想清楚你要模仿谁说话,模仿自己喜欢的人物,学习他的语气、节奏和感觉,顺畅练习”。 我第一个想到,我要模仿余华,我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头,一个95后的快乐老头。 假装深沉,但有道理,时而正经,时而欢喜,时而深刻,时而悲怆。 二零二四年又多了一个目标,拓宽内容的容器,先自己中意,随灵感更新,随状态持续。 总之,表达者的红利从未消失,我依旧认为个人IP是最大的低成本杠杆,甭管是不是IP,先迈出第一步,先发声。 杠杆找到后,就要去找支点。否则手里拿着一个金杠杆,去做擀面皮的事,先上路再寻找,手里有了杠杆不必忧虑支点在何方,走着走着就找到了。 “商代巫师在龟甲兽上刻字之前,他们也没有练习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诗经》里面很多诗人在写诗之前,他们也没读过《唐诗三百首》。革命先辈们在延安规划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略之前,他们也没在麦肯锡工作过很长时间。——冯唐” 不要因为怯懦和保守,而打击勇猛年轻人在新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的勇气。一代人总会老去,但总有人还年轻。 点击关注 ,不错过好文干货👆👆👆
添加黑牛好友,偷窥黑牛朋友圈,所思所想
上一篇 在抖音做生意,你迟早要填的坑!
抖音搜索红利,3年没更新账号流量依然大!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5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摘要:2014年英国境内用户每周平均在线时长超过20.5个小时,而在10年前该数据只有9小时54分钟。大网虫出来了!通信监察机构Ofcom在最近公布的Mediauseandattitude报告中指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英国境内用户每周平均在线时长超....
惊爆:小程序惊现朋友圈,微信再次打脸!摘要:小程序居然有朋友圈广告了今天下午小编再逛朋友圈是突然发现了下面这一幕小程序居然有朋友圈广告了!!!而且点击小程序广告可直接进入小程序界面。同时用户还可以将小程序分享给微信好友、群。而据消息称朋友圈支持投放小....
爱盈利:最近手游业界内投融资案例频频出现,资本面异常活跃,前期参与运作企业股价持续上涨,在2014年一度火爆之后,投资手游的热度依然丝毫未减。手游投资依然红火?近期,在相关媒体公布的最受欢迎40款手游榜中,有14款背后涉及私募股权投资,另有多款游戏有....
来源:卖课的班主任飞月运营日记获得知识,真的可以毫不费力?努力学习的你,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吗?早上8点的地铁上,消化了上周荔枝微课199元买的「干货」;午餐时和群里的小伙伴们完成了「关于组团购买得到专栏」的重大决议;回家路上,手机提醒你,某人生赢家已经....
内容产业之变:从创业到职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本文由阑夕(微信ID:techread)授权i黑马发布。2017开年,内容创业的热闹景象依旧继续。先有凤凰号一点号的打通,一点资讯在去年出....
有时候用户卸载你的app,原因真的很简单,就是一些细节,今天展示给大家最常见的4个让用户反感的细节:1、最反感的就是每次打开app,都有登录墙,让你重新输入一遍研究表明,在使用app任何功能之前,就要求用户先注册登录是最早流失大部分(潜在)用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