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按CPA进行结算是有概率进行钻空子的原因,相信大家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建议大家除了关注成本、回报,还要关注下激活转化率,再次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按CPA结算的渠道都会“刷量”,当然“刷量”其实是一个技术活,其中的“优化算法”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感兴趣的话...我看看能不能邀请现在“刷量”做的最牛的公司给大家介绍(估计我会比打死)。感觉到了满满的负能量!--------------华丽的分割线分割负能量--------------上一篇文章,我贴了这个激活率趋势数据,其中是包含了所有“点击”到“激活”的数据,大家回顾一下:
这次我把目前我们监测的超过1300家广告平台、渠道、APP(反正就是广告主们用到的所有流量平台)去掉了冲榜渠道(因为转化率实在太高了),去掉累计给广告主带来的激活数少于10000的平台(这样的平台量不大,但很多质量很好),按照激活转化率这个指标进行了分区对比,大家分别看下最近3个月的数据:
从数据当中可以看到:转化率最高的头部广告平台的平均数为4.37%,1月到3月趋势变化不明显,3月份还没有整月数据,供参考。转化效果中等的平台,点击到激活的转化率平均为1.07%,1月到3月变化也不明显,转化较差的平台的平均转化率是0.32%,因为热云数据的移动广告监测平台目前覆盖了超过1300家广告平台,光看这份平均值数据还是不够的,后面的文章我们再逐渐深入的进行数据的分析。实际上广告平台孰好孰坏,很多有经验的广告主在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心里都会有数。本篇文章主要是希望大家要警惕“刷量”的问题对广告主同时在其他平台投放数据的影响以及对自己决策判断的影响,后面我会分别对游戏、金融、电商、社交、直播等不同领域的APP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分享,例如投放节奏的分析、不同类型的APP的ROI分析、不同产品的LTV数据等等,希望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爱盈利(aiyingli.com)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