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的列车上用手机,才算是真正的移动应用。刚刚过去的春运则是一次推广移动应用的绝佳时机。春运是大规模的迁徙,如果没有长途旅行这样的空间和契机,你永远都不会遇见和自己生活轨迹如此不同的人。有可能将应用推荐给几千公里外生活的人群,而这些人与现有用户交集很少——这不正是移动互联网厂商梦寐以求的传播对象吗?
凭借我5-6年列车实战经验,聊聊火车上(特别是春运火车上)的APP该怎么玩。
1.移动中的三类青年
要研究火车上的应用,必须给旅客分分类。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列车上的青年打发时间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普通青年:玩手机、听音乐、聊天。注意,这里所指的聊天是没有目的性的聊天,比如我就曾分别在列车上和煤矿打工的农民、去西藏的小学老师、回山西娘家的新媳妇,还有15岁的小男孩聊天——纯粹聊天,没有目的性。
文艺青年:凝视窗外看风景若有所思、什么都不干的沉思、看纸质书籍。
第三类青年:心思不在车外的风景,而在车内的风景——找机会在旅途上认识妹子的想法很多人都有,多数人是动机爆棚而行动寥寥,但有人却是Professional的。
如果按照上面这样简单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普通青年和第三类青年是争取对象,其中普通青年爱好最广泛,因此也最容易被各种APP搞定,应该是重点研究对象。第三类青年文艺青年通常爱好偏执,也是最难攻陷的。
2.有网第一、免流量第二
很多人不会注意到,影响火车上APP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一是网络不稳定,二是流量不够。网络不稳的问题基本没法解决,即使是动车上Wi-Fi也接近与摆设,但流量不够的问题有一些解决方式。曾经看过报道说有人在火车上用3G网搭建Wi-Fi网络,按流量卖钱,我估计是假新闻,但坐火车的人流量不够却是事实。
据我观察,网络越不稳定,越容易跑流量,因为手机会不停地和基站尝试进行连接,这也会消耗不少流量。所以,已经有不少于5个人对我说坐了一趟长途列车后手机流量跑了很多,话费超支了。
解决流量不够的方法有两个:方法一最为方便快速省钱——就是上车前下载好,车上不要下载-_-b ;方法二是360手机助手有一个免流量下载的功能,在那里下载的所有软件游戏都免费,可以留一个以备不时之需。
3.社交软件首选——K字头列车
单身男士坐火车的时候,心中总会默默祈祷,希望邻座是个喜(piao)欢(liang)聊(gu)天(niang)的,旅途不会那么寂寞。前面说到的第三类青年显然这个需求更为强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动车、高铁的旅客高大上,接触移动互联网的人多,应该是推广社(yue)交(pao)类APP的主战场。这是没有研究用户体验的主观臆测,我多年乘车经验也否定了这一想法。
事实上,动车和高铁上虽然集中了重度移动APP用户,但是应用环境并不匹配。动车和高铁的座位朝向基本上都是同一方向的,乘客目光不存在交集,交流也很困难,旅客间交流基本仅限于邻座,而实际体验中发现连邻座间的交谈都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社交软件的应用场合就非常少了。
K字头等低速列车则相反,陌生旅客间的聊天、搭讪相当普遍,除了有座位朝向的优势外,乘客间没有距离感,经常能看到横跨几排的乘客交谈甚欢。在这样的氛围中,新认识的朋友加个微信、互相推荐几款APP就顺理成章了。低速列车乘客优点:层次覆盖广1线至8线城市、车厢社交欲望强机会多、知识交集少但互补。硬座交谈率>卧铺交谈率,卧铺上的乘客80%在上车后就直接放好行李铺好被子躺下了,硬座上则不然,只要你不是有一个小圈子在用非普通话交流,旁边坐着的人因为无聊,是会认真听的,表达观点欲望很强。
列车上的社交其实不属于陌生人交友,虽然不想不认识,但多是在面对面交谈之后才会有APP等联系,所以必备的应用首先还是微信、微博。对于有“交往”需求的男士来说,一些可以增加聊天谈资的应用是必备之选,比如大众点评、豆瓣、影音推荐类、星座算命等等。相反,陌陌、遇见之类的纯粹陌生交友的APP反而可以忽略。
4.看起来“不晕”
99.99%移动APP的产品经理不会考虑晕车人士,但这却实实在在是刚性需求。如果我告诉你有可能晕车人的比例高达15%~20%,而且女性晕车比例远高于男性,开发者还会忽略这一点吗?其实这方面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按钮不要过于繁杂和小巧,尽可能不要让用户眼球聚焦在按钮上、不要让用户频繁在屏幕上查找等等……
火车上看书、看杂志的人很多,但也容易晕车。电子书产品非常多,我目前没有发现特别好的,体验上同质化非常严重,多看、QQ阅读、开卷有益算是知名度较高的。这时候,听有声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避免看书晕车,懒人听书用的人很多。
最后唠叨一句,不管是音乐还是有声书,一定记得带一副抗噪耳机。免得像我一样那次旁边坐了两个健谈的大妈和几个90后非主流,斜对面还有人在用平板大声看电影……
|
春运时,除了火腿肠和方便面,人们还在火车上玩什么?
上一篇
年轻人该不该去创业公司做运营!
下一篇
如何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精准用户?
相关文章推荐
-
谷歌商店开卖VR设备 新的风口已经来临
目前谷歌已经通过自主渠道直接销售Cardboard。登陆谷歌商店官网的虚拟现实设备,除了旗下VR产品Cardboard之外,还有两款第三方的虚拟现实设备,包括美泰View-Master和GoggleTechC1-Glass虚拟实境查看器。Cardbo....
-
2017年短视频最值得投入的战略性方向!投资人和创业者必看!
编者按2017年3月的最后一天,中国最早的网络视频平台土豆网(2014年更名为“土豆”)正式宣告全面转型短视频平台,土豆总裁何小鹏表示土豆将聚合整个阿里文娱流量、数据、商业和内容资源矩阵,形成几何效应,要把土豆做成中国最大的PUGC短视频平台。同样在....
-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15年前来美国要2百万,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来了,要2百亿。9月8日,马云在阿里巴巴路演现场,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招股书显示,阿里IPO拟发售3.2亿股,最多融资243亿美元,对应的估值为1627亿美元。来参加路演的投资人在华尔道夫酒店排队拐了....
-
产品经理基本功 -- 表单设计
不论WEB还是APP,表单是一个产品最基础的模块。只要你的用户需要录入信息,就必然会面对表单。表单设计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好的表单设计可以提升用户效率,让用户愉悦;差的表单设计会让用户抓狂,甚至放弃。本文从表单布局出发,延伸到表单中各个元素的设计....
-
百度从BAT中掉队了吗?
2015年,虽然互联网格局仍然是BAT三分天下。但是,不管是在市值上,还是在战略布局上,百度似乎已经落后于腾讯、阿里巴巴。诚然,没有迅速完成移动互联网转型的百度,着实让华尔街的投资者有点看不懂,这也导致百度的市值没能突破千亿美元的大关,而同为三巨头的....
-
揭秘腾讯系软件比阿里系软件用户体验好
作为一名互联网时代的网民,对阿里系软件和腾讯系软件一般都不会陌生,并且体验过,很多人的感受是阿里系软件用户体验都不是很好,还是腾讯的用着舒服些,大部分人都说腾讯系软件比阿里的用户体验好,这是为什么呢?纽带线CRM小编跟大家分享些干货。最核心的两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