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ALL IN AI搜索:带领公司 AI 转型,通过流量思维度过从 0-1,采用裂变模式引导创新

来源:抖查查CEO 波波 39
这是篇关于10月19日航海家来波波公司游学的分享文字版
包含了我对于公司转型AI过程,以及之前创业经验总结的内容。
分享内容:主题为 “ALL IN 搜索:带领公司完成 AI 转型,如何通过流量思维帮助项目度过从 0-1”,聚焦于 AI 转型背景下,借助流量思维推动项目从无到有的发展策略。
分享人:波波
title:“爱搜” 创始人 & CEO,拥有 10 年创业经历,含爱盈利、抖查查等知名公司,目前正带领公司重新上路,做新的增长。

波波分享观点:

  1. 焦虑是转型的核心动力:直面 AI 带来的底层逻辑颠覆,将巨大的焦虑转化为 All in 新赛道的决心和行动力,这是企业启动变革的第一推力。
  2. 小公司对抗不确定性的策略:裂变式创新:通过同时探索多个方向,用一倍的时间验证多种可能性,找到胜率最高、天花板最高的赛道再全力下注,这是小公司以速度和灵活性对抗大公司的核心战术。
  3. 新时代的选择:从流量渠道到伟大公司:搜索不仅是优秀的买量渠道,更是时代变革的入口。要抓住 DSO(抖音搜索优化)的现在,布局 GEO 的未来,目标是建立有壁垒、能卡住生态位的伟大公司。
  4. CEO 的第一要务:发动组织:通过 CEO 亲自下场直播、设立内部高频动员会、推行指数级激励等方式,将个人战略思考转化为整个组织的同频共振和指数级增长。
  5. 流量的终局是 IP:流量型公司会随时代更迭而贬值,而 IP 型公司(如游戏、音乐版权)才能穿越周期,拥有长期、稳定的价值。


Part.1
焦虑是转型的原动力

大家好,之前很多次我分享聊了搜索流量,今天我想侧重于分享我公司最近的一个核心战略。

我创业已有十年,公司是 14 年正式注册的。作为一个 83 年的 80 后,四十多岁了,按理说完全可以退居二线,让年轻人冲在前面。

那为什么我现在又重新跳出来,要再大干一场呢?因为我感觉有一波机会确实是令人兴奋的。

每一次赚钱,或者说突破一个瓶颈,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多还是时代的机遇。

我最近看到了一个确定性的机会,所以决定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我本人技术出身,本硕博都是计算机相关,后来转型做产品和运营,再之后通过裂变式的方式投资孵化了大约 20 个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从 0 到 1 的经验。

1. 焦虑的来源:看不清未来,逻辑无法自洽
这可能是理科生的通病,我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带领公司All in 在一个全新的赛道,核心原动力来自于一段时间的足够的焦虑。
去年下半年开始,我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因为我想不清楚公司未来业务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和在座的很多朋友类似,我需要逻辑上的严谨自洽。作为理科生,如果一个生意模型的底层逻辑我自己都无法确定,我就会非常迷茫,无论现有业务是否还在盈利,体量多大,未来都是看不清的。
那时的焦虑感非常强烈,因为我觉得 AI 能够替代绝大部分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但我又没想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正是这股足够强大的焦虑,驱使我必须去解决它,而不是修补现有业务。
当我最终正视并解决了这个焦虑之后,我发现公司的新方向也随之清晰了。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焦虑,它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驱动转型的核心动力。
2. 刻骨铭心的年会:焦虑到血压飙升
我的焦虑有多严重?举个例子:24 年年底,我们开公司复盘会,我带着杭州和北京公司的全体员工,去我的家乡保定开年会,我开玩笑说这叫 “家乡建设”。
但年会开场后,当各个项目负责人在台上复盘去年的业绩并阐述明年的战略时,我越听越焦虑。
我觉得那不是我想看到的东西,也不是我期望的结果。
最后我难受到什么程度?在听年度总结会的时候,我感到血压一下就高了,身体非常不舒服。
我跟冰冰说:“不行了,得去医院检查下,测个血压心电图啥的。” 后面的会议议程,都是由我的合伙人钱总帮忙收尾的。
当时的焦虑已经达到了生理无法承受的程度。

3. 看清现实:原有业务模式的危机

我为什么如此焦虑?因为我们原有的业务路径已经走不通了。

我们从19年开始做抖加数据平台,当时觉得抖音生态很好,它颠覆了我们过去的流量逻辑,我们必须拥抱它。

前几年的确赚到了钱,但是从23年开始,业务掉得非常厉害。我们和字节的高层交流后得知,张一鸣当时已经根本不看抖音这块的业务,每天都在和AI技术人员聊技术方向。

也就是说,从23年开始,他已经不care直播电商了,而是在全力思考AI能怎么做。

这个信息让我反思:我们还在干什么?我们还在这个生态里做直播电商,在杭州建了几十个直播间,接了很多品牌代播,但利润率却在持续下降。公司规模在增大,但利润不往上走。

同时,客户对这个业态的满意度也在降低,因为客户的利润也在掉。

说白了,大部分品牌方在直播电商里并不赚钱,所以他们必须压缩运营成本。这些信号都让我觉得原有业务很有问题,我每天都在这种痛苦中折磨自己。

4. 解决焦虑:立刻行动,拥抱变化

直到今年4月份,情况开始有了改变。我当时录了一个视频,宣布要彻底调整公司方向,All in AI赛道。

我当时的想法还比较粗糙,提出要做孵化器,孵化100多家公司。

这说明我当时的想法跟现在相比是有变化的,但核心是我已经走出了内耗,开始了实际行动。

我当时的解决方案有几点:

1)接触变化:跟一些正在进行AI转型的团队和朋友深度交流。

2)马上行动:利用我擅长投资的优势,先投一批小的AI项目,看看市场反应,这能有效缓解我的焦虑。

3)转化焦虑:利用这股强大的焦虑劲儿,立刻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让它在内部消耗。

于是,我们非常快速地在几个方向上做了尝试。


Part.2
探索与抉择:从广撒网到聚焦


面对AI时代,新的机会无非是两种逻辑:“新瓶装旧酒”(AI+传统业务)和“旧瓶装新酒”(传统业务+AI)。

我们很清楚,我们无法一夜之间转型为纯AI产品公司,那是顶尖巨头的游戏。

我们能做的,就是基于过去的积累,找到能最快速和现有AI能力结合的方向。

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个方向:

1)AI工具化:利用我们已有的产研优势和流量能力,快速开发一些套着AI壳的小APP,然后利用推广能力看能否卡住一个细分市场。

2)AI服务化:针对我们现有的甲方和品牌客户,快速用AI强化我们的服务能力,无论是品牌需求还是效果类广告需求,帮他们提效。

3)产品AI化:将我们自己已有的数据类产品,快速地进行AI化改造,提升AI能力的占比。

当时我在视频里提到要投100家小公司,一方面是指投资外部小的AI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指我们内部要快速尝试多个这样的小项目。

1. 探索的困境:线性增长不够性感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作为一家已经有一定体量的公司,我需要的不仅仅是原始积累,更要考虑生态位的问题:我最终能在这个新赛道里卡到什么样的位置?能吃到多大的盘子?

  • AI工具:确实能实现盈利和复制。我们做了很多小APP,投放推广后,用户开始订阅付费,商业模式是成立的。但我始终想不到这种模型如何实现指数级增长。我能做的最多是线性增长——多招一个小团队,就多做一个产品。在一个可能爆发的时代,只做线性增长,我认为是不够性感的。

  • AI服务:客户很满意,但付费意愿不强。举个例子,我们服务像“凯叔讲故事”这样的教育行业客户,快速上线了AI服务能力。他们的运营每天早上起来,就能从飞书系统收到1-00条结合了昨天投放数据、直播间互动数据、K12领域热点关键词等维度分析后生成的素材。这套系统已经能做到资深大牛运营的七八十分水平。  然而,尽管客户对服务效果满意,但当我们报价每月5万、10万的服务费时,他们还是会讨价还价。

为什么?不是客户不想给钱,而是整个流量生态太卷了,很多甲方自身的利润率都在下降,甚至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所以,这个方向虽然能做,但天花板也有限。

2. 最终的选择:All in “爱搜”

上述这两个方向都无法很好地回答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只能是我? 做这些事情的人太多了,我暂时看不到建立核心壁垒的可能性。

于是,我重新审视我们所有的尝试,发现“爱搜”这个项目,最有可能让我们卡住一个真正的生态位。

本身爱搜是AI工具,同时爱搜解决AI生态的流量获取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公司战略转型AI的起点。

我们内部评估一个新项目是否值得做,通常会问三个问题:

1)今年能赚到目标利润吗?未来天花板够高吗? 如果一个项目今年能赚300万,但明年可能只剩50万,那就要思考有没有天花板更高的选择。

2)为什么是你(能赚到这个钱)? 你的核心优势、资源积累、团队经验和个人意愿是什么?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决心够不够强?

3)中局能卡住生态位吗?(为什么最后年利润过亿的只能是我?) 你能否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足够高的门槛,形成护城河?

用这个框架去审视,前两个方向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上都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

而“爱搜”这个方向,我认为会更加有机会。

  • 生态趋势:GEO在全球已成共识。从红杉资本去年9月投出第一家GEO公司开始,这个赛道就彻底爆发了。海外已经非常火热,国内市场规模据百度口径,今年也接近千亿,到27年将达到几千亿。

  • 自身积累:我们有十几年的搜索领域经验,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 建立壁垒:我开始思考如何回答“为什么只能是我?”。虽然现在这个问题还是未知的,但我想到了一个破局点:在某一个关键数据维度上,保持全国最快的指数级增长速度。 如果我在某个有价值的数据维度上,增速永远高于所有竞争对手,那最终的赢家就只能是我。

只要数据能指数级增长,我就可以快速推进产品迭代,并带动运营、销售全面跟进,保证在每个环节都比对手快。

3. 面对竞争:如何确保“只能是我”

这个赛道很大,自然会有实力雄厚的对手。比如蓝标投资了一家豆包出来的团队,他们既有顶级的客户资源,又有很好的融资能力。面对这样的“神级对手”,我们该怎么办?

他们的优势是资源和PR,但劣势可能在于团队成本高、离业务较远、不够接地气。而我们的优势在于:

1) 先发优势:我们在工具上已经默默做了两年,提前布局。

2) 落地速度:我们已经开始接顶级品牌的GEO/DSO业务,可以快速沉淀案例。

3) 认知拉齐与无限投入:我的认知已经到位,我会无限追加投入,确保在数据增长这个维度上,国内没有任何人能超过我。

只要能卡住这个生态位,“最终只能是我”这个问题就能被回答。

为了实现指数级增长,钱、资源、人都可以解决。钱不够可以融资,人不够可以通过发展服务商体系来解决。

我们之前做ASO业务,最大的服务商一年能帮我们做6000多万业绩,我们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方式,让“人”也实现指数级增长。

Part.3
历史回响:DSO现在与GEO未来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核心的流量入口和相应的优化方法论:

  • SEO时代(PC互联网十年):诞生了58同城、链家等巨头,他们吃的是百度搜索的红利。

  • ASO时代(移动互联网十年):我们有幸赶上了这波红利。当时所有人都在做APP,我们就帮他们做推广,服务了美团、贝壳等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这本质上是时代赋予的机会。

  • DSO时代(当下):我们脚下踩的就是DSO(抖音搜索优化)。我不认为推荐流量还有红利,但抖音、小红书、微信的搜索流量红利正在爆发。我们已经在多个赛道验证了,纯做DSO,一个人效的极限可以做到单月为公司创造50万毛利。

  • GEO时代(未来):这是即将到来的颠覆性变革,流量入口将彻底改变。

我们选择的路径是脚踩现在(DSO),面向未来(GEO

现阶段,GEO的内容源依然来自DSO的平台(豆包会抓取抖音的内容,元宝会抓取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内容)。因此,做好DSO,就是在为GEO时代积累最优质的数字资产。

用户的搜索和购买行为正在向AI平台迁移,你现在已经可以在豆包里直接搜索附近的美食并下单。我们预计,未来2-3年,公司30%-70%的成交额都可能在AI平台里完成,这个变化是颠覆性的。

所以,我决定All in搜索,不是把它当成一个补充性的流量渠道,而是要抓住这次时代红利,做一家比过去更伟大的公司。这种选择才是本质性的。

Part.4

全员All in:如何发动整个组织?

一旦战略方向确立,CEO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动整个组织,把个人思考转化为集体行动。

这非常困难,不是开一场大会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很多公司老板天天强调用AI,但真正参与进来的员工可能只有5%。

我的方法是:

  1. CEO亲自下场直播,实现信息同频:我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不仅对外宣传,更重要的是对内传递我的思想。我甚至不在专门的直播间,就在办公区,在核心团队中间直播。

他们加班的时候,我就在他们旁边和客户对话,客户的喜报、反馈、下单,所有人都能实时听到。有人下单,我就让全员起立为客户鼓掌。这是一种强力的信息同步和状态发动。

  1. 打通线上线下成交模型:为了快速跑通直播成交模型,我采用了线下反哺线上的方式。通过连续举办线下沙龙,建立信任感,再引导到线上直播成交。

当第一批精准用户成交后(我承诺前100个下单用户,来杭州我随时请吃饭),就为算法提供了精准的人群标签,后续的流量推荐就会越来越准。

指数级增长,指数级激励:9月9号,我召开了全公司的动员大会,明确了新方向。我承诺,后续每个月开复盘会,评估各团队是否达成了指数级增长。

如果做到了,我就用点钞机现场发放指数级增长的现金奖金。第一个月发10万,下个月目标达成就是30万,再下个月就是90万。我要的不是存量,而是增速。只要团队能保持每月3倍的增长,奖金也按3倍发。

  1. 层层递进,全员发动

最开始是技术组核心成员加班,我陪着他们直播。下一阶段,运营组跟进,我们也增加了直播频次。  再后来,我把其他部门的销售人员也调过来,全员参与。同时,我们快速发展代理商体系,让外部合作伙伴也加入到我们的增长飞轮中。

通过这种方式,我把个人的决策,变成了整个公司的共同行动和高速增长。

Part.5

创业反思:经验与血泪教训

我从0到1起家,没拿过外部投资,第四年做到利润过亿,之后又投了20多家公司,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血淋淋的教训。

1. 裂变式创新:小公司的生存法则

我们公司能发展起来,靠的就是裂变式创新。这解决了小公司面对不确定性的核心问题:

  • 对冲风险,加速验证:我可以用一倍的时间,同时验证三个方向。就像打牌,我不会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一手不太好的牌上,而是多看几副牌,选最好的那副再下重注。

  • 找到第二曲线:在主营业务鼎盛时,已有多个小团队在探索新方向,确保公司能穿越周期。

  • 留住核心人才:对于一个三年以上的优秀员工,大厂随时可以用1.5-2倍的薪资挖走。你怎么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裂变成一个子项目的合伙人,让他从员工身份变成老板身份。

在我们公司,没有P3以上的优秀员工,因为他们如果足够优秀,就一定会成为我新项目的的合伙人。

每个项目的决策,都遵循理性思维的模式。筹码、胜率、回报率。尊重数据,尊重概率,同时公司未来也会把内部德州作为一个好的团建项目,进行推行。(当然要采用积分制,不玩钱)用来训练所有成员的理性思维能力。

团队管理,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过几次组织模式的调整。从几个人,到几十人,到突破50人到300人的模式,分别为:家庭式、村庄模式、部落模式。从靠爱来凝聚,到讲规则去发展,再到分利方式去组建更大的团队。

2. 优秀成功案例:

波波一共投资过20多个项目,其中出现过年利润过1000w的有8个,以上是列举的3个比较代表性的项目。下面会给出一些项目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3. 血泪教训

1) 甩手掌柜导致巨亏2700万:我们曾经有一个极好的出海项目,当时公司现金流非常好,一天利润就超过100万。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没有亲力亲为,而是当了甩手掌柜,雇了一个不靠谱的负责人。

结果这个项目在一年半时间里,每天投放三四十万,最终亏掉了2700万。我连花钱的手感都没有,钱就被别人花光了。这个教训告诉我,遇到真正重要的机会,CEO必须亲自冲在最前面。

2) 认知不足错失赛道,烧掉3000万:我们做数据平台“抖查查”时,和竞品几乎同时起步。但我当时的认知有几个重大缺陷:  第一,我不知道数据平台这个赛道“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还想着做前三就行;  第二,对手从一开始就在做品牌化运作(花了200万请吴晓波代言),而我还在做工具化运营。  最终,我们烧了3000多万也没打赢,人家靠这个平台一年挣一个亿。这个教训告诉我,卡住生态位第一的速度,比什么都重要,为此付出的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3) 遇到好项目没有追加投入,错失十亿机会:我们曾跑通一个游戏项目,第一年就做了1600万利润。但我只把它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没有All in。  如果当时全公司像今天这样全力投入,这个项目的天花板可能是十亿利润,而不是一个亿。这个教训让我深刻反思:流量能力本身是不值钱的,它会随着时代交替而化为乌有。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是IP,是深入人心的产品。我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游戏,而是继续研究流量?就是因为在该升维的时候没有升维。

3. 对顶层逻辑的再思考

通过和字节高层的交流,我学到了顶级老板的思维方式,比如张一鸣。他的人事原则只有两条:找钱和找人才。他从不等待员工成长,因为员工的成长是线性的,而公司需要指数级增长。他总能找到更厉害的人来替代现有的人。

这让我重新看待融资。以前我觉得融资是丢人的事,但现在我明白,融资过程本身就是在整合资源,是为了让公司的增速保持在高位上。为了这个目标,你甚至需要有向资本“跪下”的勇气。

Part.6

结语:勇敢是创业最可贵的品质

回顾过去,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塑造了我现在的认知。GEO最终会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它将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肯定有无数优秀的团队、创业者会看到这个赛道,会进场厮杀,竞争也将会是非常激烈的。

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需要的不是犹豫,而是勇敢。

就像有些创业者,几年不买房,把所有利润全部投入再生产,最终实现了千百倍的增长。这次,我也要这样勇敢一次。我将亲自带队,用指数级的投入和行动,去抓住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

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体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抖查查CEO 波波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5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