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00万到爆卖150亿,只用了4年时间。
究竟是什么魔法,让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老品牌,起死回生?
坊间传闻,新主人只用2亿现金就买下了“鸭鸭”的全部品牌资产。
如今,这个品牌喊出“三年上市、千亿市值”的口号,听起来像梦话,但它已经在变成现实。5200亿规模的羽绒服市场,鸭鸭注定要切走一块大蛋糕。
2019年,鸭鸭品牌的销售额只有8000万元,几乎成了被遗忘的国民品牌。同年资产重组,品牌易主。四年后,它的全渠道GMV已经飙到近200亿元,增长将近200倍。
巴菲特有个思想——“在废墟上跳舞”,机会只留给那些能抄到底、又有能力盘活的人。
鸭鸭运作成功的关键,是盘活了一笔被严重低估的国民级品牌资产。
这就像在二手市场淘到一块蒙灰的老玉,不必重新锻造,只需清洗、打磨、重新镶嵌,就能再次发光。
鸭鸭的翻盘,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运营升级,而是一场“品牌资产运营”的胜利。运营不值钱,资产+运营才值钱。
鸭鸭创立于1972年,是中国首个本土羽绒服品牌,曾创造日销10万件的行业神话,产品远销全球46个国家,一度占据国内羽绒服市场近三分之一份额。90年代在央视打出“穿鸭鸭,暖万家”的广告语,成了一个冬天的全国人民的记忆。那时,在南方很多地方,一件鸭鸭羽绒服甚至是新娘嫁妆的标配。

鸭鸭衰落的原因看似“通用”:错过电商的浪潮、产品设计老化、供应链反应迟缓。
但比起衰落的故事,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复活之路。
2020年,江苏电商创业者樊继波通过铂宸投资重组鸭鸭股权,启动二次创业,把战略重心彻底转向线上电商,尤其是抖音。
以极致性价比 + 店群直播模式,鸭鸭从区域品牌直接跃升为全国头部羽绒服品牌。
它的打法是全域、高频、精准:抖音开设200+店铺矩阵,覆盖不同人群与消费场景;每日百场以上直播,旺季直播间同时开到149个;从“雪山直播”“高原实测”到限时福利、库存递减,这些场景化、标准化的直播内容,在新媒介新渠道反复触达唤醒消费者。
达人合作也有分层策略:头部主播制造破圈战役,腰部主播规模化跑量,淡旺季灵活切换节奏。比如联动东方甄选、小杨哥的这样的头部直播间,一场GMV就能破千万到数亿;又用成千上万的腰部达人,渗透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
供应链同样敏捷:年开发1000款新品,先用小范围投放测款,爆款立刻加深库存,滞销快速下架清仓,主攻200~600元的价格带,精准卡位大众刚需市场。
明星代言和内容营销,把情绪价值推向高潮:王一博、佟丽娅、赵露思、鞠婧祎等顶流矩阵,覆盖全年龄层;Hello Kitty、宝可梦等跨界联名,让年轻人有了买单的新理由,老顾客找回了“安全感”,新顾客被“新鲜感”推着走进直播间。

海外市场也没落下。TikTok 、跨境独立站,把国内验证过的打法在海外重来一遍,直播间的流量反哺线下门店与私域,形成渠道互哺。
真正做到全渠道算账,内容电商要声量,渠道溢出得利润,模式的升级,“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9年的8000万,到2023年的150亿,这不仅是一条增长曲线,更是一次资产重估。鸭鸭用一次跨越周期的翻身仗证明,在新消费的下半场,找到被低估的优质资产,比品牌新建更快速,比追逐新风口更值钱。
老品牌不会落伍,落伍的是旧的叙事方式,淘汰的是旧的渠道经营。
今天的鸭鸭,三年上市、千亿市值的口号,不再像笑谈。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没有能力在废墟上跳舞。
运营或许不值钱,但是资产运营一定很值钱。
反观今天的消费市场,无数优质且被低估的品牌资产在嗷嗷待哺,对于强运营能力的创业者而言,借力抖音渠道的爆发式增长完成一次品牌资产重估,这何尝又不是千载难逢的新机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