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谁还记得 大促节日 各大广告主发布的品牌广告片( TVC )? 开个玩笑。不过,在一年一度11.11 中,敢问哪家不是卯足力气筹备年度重点营销,但如果问问身边的朋友、家人,我们能回想起来的品牌和广告片主题有几个? 所以正经来说,“ 拍TVC到底还有用吗” 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在服务众多甲方后,我一直在反复面临这个灵魂拷问,一直在寻找答案。这也是许多品牌市场部,尤其是公司预算决策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末,史玉柱通过一支10 秒洗脑广告“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带动了百亿规模的销售额,让脑白金成为80 后、90 后一代人的记忆。近几年,B 站在五四青年节发布的广告片《后浪》、贺岁片《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先导片《谁是佩奇》形成了刷屏效应—— 不过,这些是少数的幸存者。 更广泛且真实发生的情况是, 很多品牌市场部在大节日、大活动,几乎都会把TVC 当作一个“ 标准动作” ,但能让我们记住、引发不同圈子主动讨论的,寥寥无几。 今天,我试着用自己有限的从业经历和观察来回答这个问题,抛砖引玉。 首先,让我们回到题干本身:什么是 TVC ?
TVC 全名是television commercial ,翻译过来是品牌广告片。早期主要指以电视摄像机为工具拍摄的电视广告影片,互联网时代已经拓展含义,特指高端摄影摄像拍摄的宣传广告片。从这个词汇涵义的起源,不难理解TVC 天然地与电视这个传统媒介有着血缘关系。早些年,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是电视。因此, 电视广告是TVC 最早的形态,很多TVC 是针对电视这个渠道策划的。 TVC 的本质是讲述品牌给观众投递的简历,讲述品牌故事、传递品牌理念、打造品牌形象。这种视觉化的表现形式,相比其他形式,更有能力从多角度展现、深入探讨话题,集中呈现更多的信息量。传统TVC 之所以曾经迎来黄金时代,本质上是核心信息通过大媒介,最大程度、重复触及更多消费者这一基本原理的成功。 理解完基本概念和大环境后,我们可以拿脑白金这个案例作为一个切口,看看一名古典主义TVC 的创作者史玉柱,到底做对了什么事情。
史玉柱坚持公司一号位必须要深入一线,保持周期性的用户调研,因为他相信“ 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 。 他不仅自己这么做,也要求公司成员主动去了解消费者,所有广告部的人必须每周访谈50 个消费者,全国各地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要访谈30 个消费者。 脑白金的核心定位关键词是“ 送礼” ,二字灵感正是来源于一次公园调研。史玉柱发现,老头老太太知道脑白金,但在有购买力的情况下不舍得花钱。团队发现如果要突破,可以尝试引导子女给老人送礼,这是中国传统的孝道,也是美德,而早期的销售数据也验证了这点。 史玉柱的第二大理念就是“ 好的广告是改出来的” 。在方案阶段,一个广告方案决策需要全国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骨干,大约召集五六十人举手投票,只有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赞同票数,才能正式投放。 在全国投放前,会选择几个城市,先通过3-6 个月周期进行试投放和试销,试播期间再结合消费者的反馈去做积极的调优,观察效果。而出于性价比考虑,他们最早是选择了地级市以及浙江、江苏的县级市,这些地区富裕程度和市区一样,但广告成本相对低,可以更高性比价试错。 “ 最佳广告,第二年就死掉;最差广告,10 年后还活着。” 这是史玉柱在面对脑白金广告被评为“ 十差广告” 之首时的回答。能让人记住的广告,特点就是不停地重复。在史玉柱看来,广告其实是持续性的投资,是一个积累,最怕的就是打一段时间就换,尤其是打了半年一年就换掉,这样之前花的钱基本上就浪费了,做的积累基本也丢了。 而在“ 重复” 中,史玉柱也有一些小技巧。从时间段上,选择在广告旺季即中秋、春节集中播出。播放频率上,隔天播比每天播效率高,还可以考虑季度的脉冲。 媒介选择则采用“ 海陆空” 策略,电视台作为主力空军,搭配门店地推,销售好的地区张贴海报,丰富脑白金出现的场景,提升“ 存在感” 。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撇开品牌随着阶段变化应当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产品功效等争议不说, 像脑白金这样的古典主义TVC ,秉持着从用户出发挖掘洞察,注重小步快跑和迭代优化,坚持长期主义,这些思维放在今天,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 多年后, TVC 已经从电视广告,延展了品牌片、广告歌、演讲、微电影等表现形式。而再看看今天的信息环境,许多消费者在新媒体环境已经面临 “ 信息冗余 ” ,对于营销广告的警惕感和辨识度也在提升,也越来越缺乏耐心。 通常来说,在面临一个大节日、大活动,如果甲方品牌经理策划拍摄TVC ,还算是干了件“ 事” ,好交差,有时甚至承担着市场部一年核心业绩指标。 而在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投入的项目中,乙方创意代理常常可以从 TVC 中获得高比例的利润回报。于是,市场上就不缺乏 “ 一招鲜 ” 的共识和默契。 既然花了巨额预算制作投放TVC ,不少公司对于这只小小的片子更是寄予厚望,既想要品牌调性,又想教育用户,最好还能够破圈,同时实现用户新增或者销售转化。 在讲求“ 快” 的时代,拍摄广告片也非常效率。从我了解到的行业情况,从下发需求到最终成片,极致快的一周,慢的话最多3 个月。 如果邀请了明星、名人参与拍摄,更是卡着有限的几个小时迅速完成拍摄,反工拍摄意味高昂的艺人合作成本和拍摄团队成本,所以修改只能从后期的剪辑和品牌包装入手。 最终,TVC 在甲乙方反复多个版本的修改中,踩着预定渠道的临界点迅速上线。 与此同时,电视这一媒介正在接受OTT 端、短视频、资讯平台以及更多形态媒介的冲击。不同的媒介,哪怕我们圈定短视频这一类渠道,光从热搜话题和爆款内容来看,就不难发现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有很大差异。 在“ 原生感” 更受用户喜爱的大趋势下,TVC 的“ 广告感” 有时候非但没有形成用户对品牌的了解、信任、偏爱,甚至在前3 秒没播完,可能就已经被滑走了。 然后在下一个大项目,甲方品牌经理和乙方创意总监继续疯狂脑爆,诞生了一个新的创意理念,拍摄新的广告片,开始新的营销投放。 这时有人会说:是不是可以用达人的短视频替代TVC ,既有爆款又能带转化。 就连头部网红达人也会给自己拍一条TVC ,置顶在各大平台主页,让你更在一只片子内更快地了解他是谁,他的社会角色和价值主张是什么。 如果说短视频是快速见效的减肥药,TVC 应该是劝你坚持健康饮食、锻炼的健身教练,后者可以呈现品牌的人格、态度,更长效,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点贵,但后面会发现这才是更划算的投资和储蓄,也更容易在长期获得消费者的偏爱。 今年6 月,全球电商巨头“ 亚马逊” 突然发起“ 封号风波” ,超过5 万种卖家被封,其中年销售50 亿的帕拓逊、营收100 亿的傲基和通拓,也在一朝之间归零了。 这些依赖亚马逊平台流量,花费巨大代价运营崛起的一批超级大卖家的店铺和品牌,突然发现客户和流量都不再属于自己。随着中国互联网获客成本不断上涨,品牌会重新成为大家的 “ 共识 ” ,而品牌的传递很多时候离不开 TVC 。
我会觉得,把TVC 当作“ 一招鲜” 、“ 一锤子买卖” 是偷懒,全然否定也是一种偷懒。 “TVC 有没有用” 并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行业从业者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从业务和消费者出发,综合最新的信息环境制定恰当的品牌策略。在这 个过程中,TVC 是我们塑造品牌的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正如同好的创意,好的TVC 应该在决策前思考,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做TVC ,其次是这个品牌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它需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它应该通过片子向目标用户传递出怎么的价值主张。 从我个人观点来说,TVC 慎重做,尤其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下,很多公司白花花的预算已经验证了一个事实,没有好的业务嗅觉和消费者洞察,以及扎实、笃定的预算投入,这些TVC 更多是为人文艺术做出了贡献,而对品牌主的生意没有掀起太多波澜。 如果确定TV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也有做的做法。这里讲几点我比较认同、可供大家借鉴的思路: 这个思路主要参考了华与华近年来操盘的案例,共性是将把品牌定位塑造成一个有记忆点、有差异化定位的超级符号,用最新的大渠道进行持续品牌推广。 以华与华服务的“ 七猫免费小说” 为例,早在2018 年,七猫免费小说APP 上线,并通过大规模的线上买量投放在2019 年11 月,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400 万,用户规模在当时属于数字阅读行业第一梯队。 但是随着2020 年以来互联网的入局,七猫面临着用户被分流、买量成本变高,广告变现盈利降低等多重挑战。 而华与华帮助七猫重塑了品牌形象,“ 七猫免费小说,免费看书一百年” 广告语朗朗上口、突出功能差异点并且很有记忆点,品牌logo 以鲜明对比色直观呈现“7”+“ 猫” 的形象。 在广告投放的媒介上,华与华选择他们所定义的“ 强媒体” ,也就是公众的、公开的、贵的媒体,结合目标用户最终确定《向往的生活》等热门综艺及影视节目,以及以800 辆绿皮火车、北上广深及旅游城市地铁、机场为代表的交通枢纽。 从华与华官网数据来看,2021 年在线上买量费用减少一个亿的情况下,七猫免费小说APP 依然保持了用户规模的增长。 也就是把TVC 当成事件营销来做,从公众关注点出发,设置一个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引发共鸣的社会议题或者事件,不是绝对是与非、能引发多元讨论,同时能很好承载品牌的信息传递及价值表达。 近一年,B 站推出《后浪》,邀请老一辈艺术家何冰赞美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这个短片的论点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论证时,呈现出的年轻人一代是享受生活美好的少数年轻人,引发激烈的讨论和分歧。 在洞察到这个逻辑缺憾,快手迅速地邀请奥利给大叔黄春生拍摄推出《看见》,以相似的演讲形式,表达着每个平凡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更为可贵的是,《看见》短片中,没有强调“ 土味” 中的土,也没有刻意迎合潜海摸礁、登顶高峰,于平凡中见伟大,是一次很好的借势事件营销。 这个思路顾名思义,就是之前是服务于电视渠道拍摄广告片,随着短视频成为最主流的媒介形式, 品牌广告片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合进短视频生态。 基于平台去做内容,而不是传统模式照搬,为什么不能尝试竖屏?为什么不能做抖音向TVC内容?为什么非得选择传统4A? 从重点短视频渠道反推TVC 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平台分拆、组合、二创、混剪,以更“ 本土化” 的形式发布,以便形成品牌合力。 短视频的渠道的TVC用途不仅仅只是品宣,也不仅仅是讲求调性,更是投放的素材混剪的原始素材模版。 说人话,抖音化,竖屏化,效果化。 别再固步自封,应该拥抱新变化,借力“巨量千川”实现品效合一,动则7位数的制作费,应该拆分十几瓣儿,把钱花在刀刃上。 当然,行业里仍有不少创新且有效的实践,不局限以上的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抖音玩法重拳出击,品牌广告片TVC走下神坛,别再让市场部乱花钱!
上一篇 波波首场直播带课,12月11号(周六)
2022抓住巨量千川新红利,入川起航实现兴趣电商高效增长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5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沈帅波,这个在新媒体7年之久的人,谈了谈心得:2017无论是app还是各类账号,都显现出难以推广的状态…听上去是不是心都凉了。最近在各类活动听到的都是这种论调。但是我觉得并不可怕。技术层面的波动和进化只要用心,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就可以赶上。....
去年我在文章里就探讨过,千川的出现让“品销合一”最大限度得成为可能。因为除此之外我们无法找到其他一个即有内容属性又有电商属性的万亿级平台,而且触达的用户是内容流量池和广告流量池。千川的魅力在于,你手里有什么样的枪就能打什么样的猎。你自身素材垃圾,那么....
「部落冲突」这个名字没玩过也一定见过,没见过也肯定听过。作为曾入选「GooglePlay年度最佳游戏」的战争策略游戏的「部落冲突」在国内的Android平台却一直很尴尬,享受不了和好友并肩战斗,且一直处在无法同步数据、无法跨平台联机、无法充值付费的「....
盗版,对于中国游戏行业来说,好像已经是一个渐渐远去的词。但是随着移动游戏的蓬勃发展,盗版商们换了一种形式,发挥互联网的特性,虽然同样是免费向用户提供游戏,但是替换或者加入盗版商自己的广告插件,侵害原作权利,更有甚者盗取用户隐私。上述盗版行为,通过国内....
摘要:今年移动游戏收入首次超越主机游戏,营收达到369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数据显示,今年移动游戏收入首次超越主机游戏,前者营收达到369亿美元,占到整个游戏市场的37%,而主机游戏则只有290亿美元,其营收同比增长达到了4.5%。不过移动....
最近整理了CV方向的一些产品基础知识,我上一篇文章《看AI产品经理如何介绍计算机视觉(基于实战经验和案例)》算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本文是本系列下的第二篇,主要针对人脸识别进行梳理。后续还会有多目标跟踪、OCR等方向的内容。希望大家能从这个系列收获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