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绑定手机号

注册

我同意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用户协议

绑定手机号

近期有不法分子打着爱盈利的旗号,制作“爱盈利”名称的App,并伪造爱盈利证件,骗取用户信任,以抖音点赞赚钱或其他方式赚钱为名义,过程中以升级会员获得高佣金为名让用户充值。
爱盈利公司郑重声明:我司没有研发或运营过任何名为“爱盈利”的APP,我司做任务赚钱类产品从没有让任何普通用户充值升级会员。我公司产品均在本网站可查询,请将网站拉至底部,点击“关于我们”可查看爱盈利相关产品与服务。
温馨提示:当遇到此类问题请拨打官方电话或添加官方微信,以免财产损失。爱盈利官网地址:www.aiyingli.com。
  • 推广与合作
X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来源: 280661

 昨天,大家还在为大数据智能时代带来的便捷欢呼,今天,觉醒的隐私意识让大家因处在大数据的网络之下而人人自危。

 

3月17日,大数据互联网公司Facebook遭遇了史上最大危机,包括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剑桥分析公司通过Facebook获取了超过5000万名用户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甚至可能被用来操纵了2016年的美国大选。”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数据泄露”丑闻给Facebook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曝出丑闻的当周,Facebook股价暴跌13%,愤怒的公众甚至在网上发起“#DeleteFacebook(删除脸书)”运动。

 

但,这仅仅是FB的数据危机么?无独有偶,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针对互联网和数据隐私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人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李彦宏的言论再度引发群情声讨,微博舆论场中,强调保护互联网时代下的个人信息呼声四起,“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的说法逐渐占据舆论主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并借助这一技术驱动了大部分产业的变革。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对于大数据更直观的获利通常体现在大数据提供更高效的信息和服务上,更便捷的智慧物流,更快捷的出行选择,开启了真正的智能化生活。

 

“科技是把双刃剑”,伴随企业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其凸显出的负面特性也逐渐引起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体现在企业滥用用户隐私数据。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隐私到底承担着多大的风险?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隐私安全测试结果显示,2017年下半年,852个Android手机APP中有98.5%都要获取用户隐私权限,这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2%。测评还发现,对隐私权限管理相对完善的iOS系统,同样也存在隐私泄露问题。

 

隐私泄露高风险之下,隐私数据被滥用似乎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部分社会责任感薄弱企业心照不宣的金融手段。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事实上,在Facebook的5000万用户个人数据被非法窃取事件爆发之后,苹果CEO蒂姆·库克曾就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呼吁应采取更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制定一些新的、细节的监管规则,以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户信息被整合在一起,并以新的方式被应用。

 

二是深度洞察用户弱点,从而杀熟。大数据隐私问题在国际舆论场正处于风口浪尖,国内“大数据杀熟”也引得民怨四起。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

 

起因是有网友爆料在使用滴滴打车时,同一段路程,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竟然不一样。一石惊起千层浪,众多网友纷纷在网络上曝光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一些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如线上预订酒店、网购电影票、网约车等成为“杀熟”重灾区。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类似不良现象遭受多方责难,《人民日报》也发文痛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部分网友认为企业应该利用大数据给用户提供合理的定价,而不是一昧用大数据宰熟,因为宰熟现象被曝光后不仅破坏了长期建立的行业口碑,也丢失了忠诚用户的信赖,得不偿失。

 

三是能够精准挖掘监察漏洞,例如在发达地区不推低俗广告,落后地区却充斥着虚假广告。一向以算法精准自矜的今日头条多次因大数据身陷舆论旋涡。3月29日晚,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今日头条”广告里的“二跳”玄机》:“今日头条在二三线管的松的城市广告发布时暗藏玄机,二次跳转引诱消费者步入圈套。”

 

“今日头条”的虚假广告专攻二三线城市用大数据“智能”欺骗消费者背后的恶意让人不寒而栗。众所周知,去年12月,北京网信办严肃要求“今日头条”进行整改,原因是今日头条存在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以及标题党等问题。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3月30日晚,人民网发文直言:“今日头条是无视法律法规的今日头条,是大肆坑害民众的今日头条,也是不拿监管当回事的今日头条!”“技术无罪”的说法受到部分网友诟病,加强大数据监管的呼声高涨。


四是基于算法和数据形成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流量为王的时代,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尝试使用智能化算法和过滤机制,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同时实现长久的留住用户。

 

然而,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之下,用户的视野逐渐限制在自己喜好的范围内,信息环境窄化,不自觉的被禁锢在“信息茧房”内,部分网友认为一昧依赖智能化算法推荐,媒体和用户都终将成为算法和技术的奴隶。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大数据的外部特性背后,是无处安放的个人隐私

 

正如《界面》在《【思想界】Facebook“泄密门”:“互联网民主”美梦破灭 “数字利维坦”威胁重临》中所言,“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网络上社交、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字劳工’,通过上传个人信息和留下浏览记录,不断为互联网公司创造着财富。”


个人信息保护在大数据的新环境下无疑是严峻的问题,叫苦不迭的网友揶揄并不是愿意“以隐私换便利”,而是不得不被愿意。网民在呼吁提升自身隐私防范意识的同时,更希望看到互联网公司能从态度和技术上加强对用户信息技术的保护。这不是互联网大数据危机下隐私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但希望是最后一次由大数据负面特性引发的舆论浪潮。

 

— [ THE END ] —

爱盈利-运营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

想了解更多移动互联网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213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京ICP备15063977号-2 © 2012-2018 aiying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38号